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的《农村小学古诗文吟诵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2014年4月份提出申报,6月份教育局同意立项。虽然这种意识非常好,但当时课题组的成员对于“吟诵”是一无所知。
年龄在100岁以上的读书人,都会吟诵,但今在世者凤毛麟角。如今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都在80岁以上,他们因为特殊机缘,在新学堂勃兴的时候,却去读了私塾,而得以学会吟诵。这样的先生也极其寥寥了。会传统吟诵的先生中很多人只会部分文体的吟诵,少数学养深厚、书香世传的先生吟诵的文体比较全面。“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吟诵被认为是落伍的文化传统,需要推翻打倒,所以最后一代学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青年们也不愿学。由于以前的私塾有义务教育的特征,某些地区也有年纪很大的农民或家庭妇女会吟诵,如北京昌平、河北河间、江苏镇江等,但是他们的吟诵多为初级。除了汉族,某些与汉族接触密切、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少数民族也有汉诗文吟诵,如壮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除此之外,我校地处增城区的山区小镇,解放前经济比较落后,人们重点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文化积淀少,未闻颇有名气的读书人,武魁倒是有一个(腊田埔村),所以我校的语文老师对于吟诵是两眼一抹黑。
幸好,增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成立名师工作室,我们课题主持人有幸加入,而且研究的就是古诗词吟诵。更荣幸的是,教研室领导亲临我校,教给我们吟诵的方法。我们第一次接触吟诵,知道了“平长仄短”(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知道了古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知道了可以按特定的吟诵曲来吟,也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来吟。
吟诵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和传承方式。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吟诵还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是古人几千年的总结和发明,特别适合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需要的就是吟诵。我们都知道唱歌比朗诵要容易记住歌词,所以吟诵有帮助记忆的功用。然而,这还不是它的主要作用。吟诵更大的作用在于激发自?X的学习和个性的理解。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理解的。
我校《农村小学古诗文吟诵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虽已实施了两年,有了一些收获,但学校的吟诵氛围并不浓烈,学生和老师都羞于开口,为什么呢?
一、文化氛围
清末,疲态毕露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洋文化的冲击,加之废私塾,成立新学堂,学堂减少讲授古文和诗词,“学堂乐歌”又以西洋音乐为主,中国传统音乐和吟诵方式更见式微。“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打倒旧文化旧习俗,古诗文吟诵方式大受连累,在被打倒之列。从此青年国文教师不敢在讲堂吟诵古文,怕人笑他落伍。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成见。本地区也找不到会吟诵的老人了。
二、吟诵的师资缺乏a
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朗诵诗盛行,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教师从小接受的诵读方式都是朗诵,没有学过吟诵,不精通吟诵。
三、学生先入为主,以朗诵为美
现在的孩子一入学,接触的就是朗诵,习以为常,觉得吟诵有点怪怪的,又听得比较少,不太会吟,怕人笑话,所以不敢开口。
老师在课堂进行吟诵教学之后,学生不会主动一起去吟诵,更不敢独自去练习吟诵,所以学校的吟诵氛围就形成不了。
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对策:
一、加强师资培训
1.请专家定期对我校语文教师进行吟诵培训。
2.组织我校语文教师到吟诵教学开展先进地区进行吟诵培训。
3.购买吟诵音像资料,供全校老师自行学习。
二、创设学校吟诵氛围
1.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经常播放吟诵音像作品,让学生做到耳熟能详。
2.定期开展全校性吟诵展示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以活动促推广。
三、让吟诵走入生活
1.一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要用吟诵教学,先入为主,使学生习以为常。
2.其他年级学生不仅学教材的古诗词要吟诵,还要以吟诵方式背诵更多的课外古诗词。
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吟诵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经过吟诵的诗文内容,能把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表现出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吟诵的传承,为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9078.html上一篇:“活动式教学”要讲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