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微视频概念的界定
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通常指播放时长为30秒到20分钟的各类视频。[1]结合微视频的教学特性, 教学微视频可定义为根据教学设计原理设计、制作用于呈现教学信息的微视频。为此,教学微视频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有独立的教学目标,视频内容符合教学设计规范,体现教学设计思想。②具有“短、快、精”的三大特性。播放时长为30秒~20分钟之间,主题呈现直接明确,信息量小而完整。③与视频制作的原理一致, 其剪辑手法应是叙事蒙太奇的运用。此外,教学微视频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的形态。例如: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将教学微视频设计成新闻联播式、访谈节目式、小电影等视频。[2]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的设计
关于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李玉平认为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素材的选择与加工;二是PPT制作与可视化处理。[3]王觅认为,微视频的制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摄像录制;二是以录屏软件录制;三是动画资源转制。[4]黄建军等人提出微视频制作的四种方法:一是智能手机拍摄法;二是录屏软件录制法;三是可汗学院式的,采用专业录屏软件对接手写板或交互白板直接录制的方法;四是数码摄像机拍摄法。[5]不管哪种类型的微视频,都须具有界面美观大方、叙事结构清晰、视频格式可适性强等特点。
1.界面与媒体设计
微视频的界面与媒体设计可参考以下几项原则:①简洁大方,主题明确。每个微视频的教学目标应独立明确,一个视频讲解一个问题,或者讲解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可为课程设计一个时长约6秒的片头和时长约8秒的片尾,片头之后即进入课程主题。②背景简洁。视频背景基本为白色或蓝色,整个短片风格一致;③文字显示清晰工整。文字配色不超过3种,文字效果不超过3种。④教师讲解过程直观。题解可用图片、动画、视频配合文字进行直观讲解,便于学生理解。⑤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微视频制作需确保录音效果,无噪音干扰,音量适中。
2.《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叙事结构设计
叙事是对若干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有两个基本的要素:故事和话语。而对于学习者来讲,更乐于接受的是故事,排斥僵化的说教式的教学灌输。在叙事学视角中,微视频中课程知识的讲授和讲故事应有机结合,通过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故事,来实现课程知识的有效传达。[6]因此,清晰合理的叙事结构有助于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降低学生获取知识的难度。
对《现代教育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2014 年9月第1版)(下文简称《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主要包含教育技术理论的概述、信息处理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素材获取、信息化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内容,笔者可将其主要分为两大类教学: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综上可将该教学视频的叙事结构分为两类:概念类和技能类。
首先,对于概念类知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概念并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其微视频可采用的叙事结构是:“片头――引入――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测验――总结――片尾”。其次,对于技能类,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并且学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该类微视频可采用“片头――引入――技能陈述――应用举例――应用归纳――片尾”的叙事结构。
3.《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的内容设计
内容的设计是微视频制作的重要环节,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如下策略:(1)知识点微型化处理,精简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者自主学习;(2)融入视频、音频等媒体技术手段,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3)增加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融合学习者的感情;(4)视频画面设计美观、操作规范,交互性强;(5)考虑教学内容和媒体形式的设计,兼顾学习者的角度;(6)以简洁创新的教学步调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7]比如:《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中《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内容设计如下。
明确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理解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资源出处:从网上收集相关图片以及相关教学案例。
资源主题:用时4分53秒制成微视频,视频内容首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解释五种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然后,提供五种教学案例,其次,要求学生完成五种教学案例和五种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的一个连连看实验,最后,视频给出正确答案。
应用方式:教师采用先播后讲的方式,因为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需要学生完成一个连连看的游戏,所以,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就带着一份好奇心在学习。看完微视频后,学生会根据连连看的答案,带着疑问来听老师更为详细的解释。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微视频的制作
1.脚本的编写
脚本是种描述性语言,是按一定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它不是简单的教案,也不是简单资料的堆砌,更不是直接借鉴别人的PPT来设计自己的课程。它相当于视频制作的导航,因此,脚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视频的质量。
《信息化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的脚本设计范例图:
2.PPT的制作
刘宇容认为高质量PPT具有三大关键要素:
(1)课件内容信息充实而简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PPT课件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而是对教材的提炼、延伸和超越。PPT课件不仅信息丰富,更要有清晰的层次结构,重点和难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把握整体思路以及重点和难点内容。 (2)运用图表或图片说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问题。PPT上应避免出现大篇幅的文字,对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内容应该借助图表或图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
(3)内容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有交互。[8]
遵循以上三大要素,在PPT制作时,还应考虑PPT制作的一些细节:字体种类不要太多,最好控制在三种以内;字号大小也要合适,一般为20-30号字;PPT配色上,最好不要超过四种。不可忽略的是:根据需要,PPT的左边或右边应有留白,后期制作时,放讲师的身像。
3.录像
微课的最终效果,视频的拍摄也至关重要。拍摄之前授课教师需要做足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对讲课的内容烂熟于心,而且需要调节好微课拍摄气氛,在摄影棚面对灯光和摄像机时要像面对学生一样。
由于后期还有抠像编辑,授课教师的背景需要替换成PPT,所以,在拍摄时主要有两点要求:首先,背景的选择必须是纯色的,授课教师的服装颜色不能与背景色相同或相似,以便于后期抠像。其次,拍摄时,一般选择近景拍摄,拍摄过程中授课教师身体不应有过大的晃动,可配有相应的手势动作。
4.PPT录制
录制PPT时,PPT播放的内容应与录像时讲师说的内容一致。因此,可以将讲师的讲课视频存一份到自己的手机。
打开 Camtasia Studio 8软件开始准备录制。第一步:打开录屏软件界面。在界面中找到“录制屏幕”按钮。弹出界面,根据视频需要,选择相关属性。第二步:打开PPT。第三步:点击软件上的“REC”红色开始录制按钮, 当出现倒计时数字3、2、1后便可开始录制。与此同时,播放手机授课教师说课视频,保持PPT内容与说课内容一致。录制结束后点击“stop”按钮,然后保存。
5.后期制作
打开录制软件,选择“文件--导入媒体”,导入录制好的PPT视频以及讲师说课视频,PPT视频拖到“轨道1”上,将讲师视频放入“轨道2”上,选中“轨道2”视频,点击“visual properties”,再选中“清除一个颜色”,用吸管在视频窗口吸取讲师的背景颜色,即抠像成功,可以看到讲师的背景就是PPT内容。
调整好讲师位置和大小,在时间轴上对整个视频进行剪辑,多余的内容剪切掉,在转场的地方可添加相关特效。剪辑过程中可把无需剪辑的轨道视频锁定,这样剪辑其他轨道视频时这些视频就不会受到干扰。
视频剪辑完成后,选择“文件――生成并分享”生成视频。
6.字幕制作
添加字幕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直接在Camtasia Studio软件中直接添加内嵌字幕;二是利用PopSub软件制作外挂字幕。外挂字幕,相对于内嵌字幕来说,不会对字幕的质量造成大的损害。而且它是在视频之外外挂,是在视频之外单独运行的字幕文件,对视频本身的分辨率几乎没有损害。
利用PopSub软件制作字幕时,首先,将字幕的Word文档的字控制在每行15个字左右。其次,打开PopSub软件,选择“文件-新建时间轴”将调好的字幕复制进来(如图1)。
然后,打开无字幕视频,听视频对白声时“暂停”→“插入开始时间”→“播放”→对白声结束时“暂停”→“插入结束时间”→“播放”此循环。
最后,保存为srt格式。这样,外挂字幕就完成了。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视角,进行设计、制作相应的微视频, 一方面促进微视频的设计、制作与实际应用的接轨,另一方面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教学资源。然而这些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际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希望在后续的设计与实际探究中进一步完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9178.html上一篇:发展性教学的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