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如何突破初中经济史教学难的囹圄

如何突破初中经济史教学难的囹圄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教学问题

  “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第二课,这一课知识点多,经济危机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比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危机、萧条、生产过剩等概念需要学生分辨清楚,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绊脚石”。经济史内容与学生距离较远,许多内容显得陌生、遥远而又抽象,特别是以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去理解比较困难。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懂多种语言,有高等学历,有多年工作经验。”

  教师:这样的人能在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这儿有

  张图。

  展示:马英九做翻译官时期的工作图片

  教师:这样的人在30年代初的命运则迥然不同!

  展示:经济危机时期求职者图片

  教师:你能想象怎样的历史事件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吗?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关于美国的20年代,有一本著名的文学著作,这里推荐给大家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20世纪的社会风貌描写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段节选,一起感受一下,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当时美国人民生活怎样?

  展示:

  每逢周末,他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就成了公共汽车,从早晨九点到深更半夜往来城里接送客人,同时他的旅行车也像一只轻捷的黄硬壳虫那样去火车站接所有的班车……他厨房里有一架榨果汁机,半小时之内可以榨两百只橙子。

  至少每两周一次,大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带来好几百英尺帆布帐篷和无数的彩色电灯。自助餐桌上各色冷盘琳琅满目,一只只五香火腿周围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色拉、烤得金黄的乳猪和火鸡。

  ――(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教师: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美国人对当前的经济相当满意,对未来的经济形势相当自信,故而有着十分积极乐观的消费观。因此,中下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把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享受喧嚣的浮华生活。据统计,1926年售出的汽车,约有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从1924年至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面对繁荣,资产阶级踌躇满志。美国总统胡佛向美国人民许诺:“每家锅里有只鸡,车房中有辆车。”

  当人们沉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噩梦悄然降临。

  1.危机暗藏

  展示:视频《大危机的来临》

  教师:假如当时你是美国的一个普通民众(资本家),你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答得都很好,但这都只是个人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体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表现呢?

  教师: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次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危机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展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学生:持续时间比较长,涉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教师:胡佛曾说过:“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那为什么不到十年,世界最繁华的地方却成了经济危机中的重灾区?

  教师: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家并未意识到由于分期付款带来的超时空消费,使得未来市场急剧萎缩。他们同样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看似广阔的美国市场,继续扩大再生产。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与美国购买力不再吻合,生产过剩悄然降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矛盾。在短视的企业主盲目扩大生产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却坚持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疯狂的资本家。同样疯狂的还有美国的普通民众,他们甚至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参与股市的博弈。美国的经济在不正常的轨道上极速前进,经济大危机发生了。

  小结: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教师:在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破坏面前,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各国资产阶级各自寻找对策,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会造成低效率和浪费。结果呢?

  学生:失败。

  教师:胡福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和反危机措施失效,没有缓解经济危机。1932年底,在大危机肆虐之际,胡佛四年任职结束,美国迎来新总统的大选。竞选双方是前总统胡佛和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胡佛宣称:“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胡佛如果当选,他将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展示: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我将为人民实行新政,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演说词

  教师:假如你是美国当时的一名选民,你会选谁呢?胡佛还是罗斯福?请刚才扮演普通民众和资本家的小组学生分别谈一谈你的想法。

  学生1:假如我是当时的工人,我失业几个月了,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因为他说将实行“新政”,表明他将实施不一样的政策,也许我能再次找到工作。   学生2:假如我是当时的普通民众,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他身残志坚、乐观自信,他惊人的毅力深深打动了我。

  学生3:假如我是当时的工厂主,我要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因为我觉得他个人能力强,一定会实施有效的政策,让我们倒闭的工厂重新开张,我相信他能够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学生4:1929年胡佛担任总统后鼓励粮食生产,并采用自愿的办法,而不是实行定量供??的办法,成功削减了国内食品的消费量,杜绝浪费,稳定物价,他第一次提出了征收超额利润税,作为迫使物价降低的一项措施。当时美国的家庭主妇都知道“胡佛化的管理”,实施最经济的家庭食品安排。胡佛也有人格魅力和个人办事能力,也有闪光点。但当时的情况下,假如我是普通民众,我把选票投给罗斯福,希望罗斯福采取不一样的政策带领我们走出危机。

  教师:这位同学介绍了胡佛在总统任职期间的一些做法,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罗斯福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坚毅的信念临危受命,成为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究竟用什么灵丹妙药使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起死回生呢?

  学生:实行新政。

  2.临危受命

  展示: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思考:

  (1)为什么罗斯福首先改革金融领域?

  (2)“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的目的是什么?

  (3)罗斯福新政其他方面的措施是如何调整供需矛盾的?

  教师:消除生产过剩、限制生产规模、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这些措施是在减少生产总量,规定最低工资、稳定产品价格、收购剩余农产品、大量就业机会这些措施是在提高消费能力,这样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这个关系趋向平衡,而这个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谁?

  学生:国家。

  教师: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罗斯福“秘方”独到之处在哪里?

  学生: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教师:罗斯福新政是否能够“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学生:不能。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3.柳暗花明

  展示:

  材料一 从美国自身来看,罗斯福新政期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居世界首位……危机带来的恐慌基本结束;一些法令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材料二 从世界历史上来看,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大国崛起》

  教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思考

  如何突破初中经济史教学难的囹圄,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我将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了认真的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深刻的认识。

  1.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感悟历史。历史课讲述的内容距离今天的生活比较久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去理解比较困难。《经济大危机》一课的教学设计特色之一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让学生观看《大危机来临》的视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当时自己是美国的一个普通民众或资本家,生活会有哪些改变,再通过对胡佛应对危机措施和罗斯福生平的介绍,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美国当时的一名选民,会把选票投给谁?胡佛还是罗斯福?这样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拉近了历史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深入历史,和历史人物合二为一,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2.经济史知识大多晦涩,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教师如果能够将繁杂事物的关系理顺,建构起以某种经济关系揭示出经济现象的设计,用逻辑推导出复杂事物间有规律的联系,从而将繁杂问题的关系理顺,进而实现使“琐碎庞杂”的内容言简意赅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将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原因设计成以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两者关系为基准的天平,构建了事物间成对的逻辑和前后联系,和学生一起思考得出“如果要解决经济危机,应该使生产总量减少,使消费能力提高”的结论。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如何调整供需矛盾的?学生阅读课本上罗斯福新政的工业、农业和就业等措施,通过讨论得出:消除生产过剩、限制生产规模、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这些措施是在减少生产总量,规定最低工资、稳定产品价格、收购剩余农产品、大量就业机会这些措施是在提高消费能力,这样生产总量与消费能力这个关系趋向平衡,而这个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继而得出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的结论,进而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样供需关系的平衡被打破与补足,将本来繁杂的措施内容的内在联系揭示得比较清楚,有助于学生领悟经济事物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人物事件不能再现和重演,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文学作品正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这节课我选择了美国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它形象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与后面《大危机来临》的视频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前后美国社会风貌的理解。在经济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补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988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