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足够的口语练习训练。社会交往过程中离不开语言交流,而占主导地位的交流方式则是口语,而要想学好英语口语,离不开互动交流。在生活中不断练习,加强口语思维能力训练,才能使英语口语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多关注词汇、句型、语法的教学,针对这些知识也是从书面考试角度去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了中学生口语的训练,这久而久之,势必导致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水平普遍偏低。
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就目前来讲,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口语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跟学生缺乏应有的互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严重缺乏交流练习,直接影响口语水平。中学课堂教学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排斥,认为多媒体教学模式无法控制课堂纪律,容易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冲淡教学内容,浪费教学实践等问题,但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等情绪,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3.学生对口语教学有畏惧心理。由于缺乏日常口语训练,使得学生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担心发音问题,不敢用用于表达,担心语句不通顺,担心自己虽然讲了英文,但是用中文的语法来讲,引起同学的嘲笑。每一个学生都想学好英语,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对说英语产生恐惧,这往往是与学习中遇到困难,又没有解决方法引起的心理焦虑分不开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生都对口语有莫名的恐惧心理,这种负面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更别提有所突破。
二、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一要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好的交流环境,能够对英语口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什么说外国留学生英语水平都挺高,这就是因为将他们放在了一个语言学习的环境中,通过听,悟、学、说提升了自己的口语能力。二要搭建英语实践平台。除了课上要提供交流的时间,课外教师也应尽量多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比如组织英语演讲,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英语口语竞赛等,从课内与课外双重训练,提升学生口语能力。
2.培养过硬的英语师资队伍。一是教师具备引导学生学习的素质。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教师都应该启迪学生学习并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从各方面将学习英语渗透到生活、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养成练习口语的好习惯。二是教师要谆谆教诲,阐明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应有足够的耐心与学生交流讲解,必须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的心。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热情,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细胞,鼓励学生放弃一切思想包袱,大胆的参与到口语教学之中去,大胆的讲出来。三是对学生学习英语情感的教育。学习一门语言必须要有热爱,对语言产生了热爱之情才能进一步学好,学习不仅仅是需要智商,同样情商也很重要。学习动机、理想抱负、自我求知欲等因素影响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师应该坚持英语教学,营造口语教学语境。学习英语主要目的则是交际,能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口语交流中,则说明掌握了运用语言的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要达到应用自若,交流无障碍,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多加指导,并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英语教师上课一般都采用双语教学,用中文进行知识讲解之后用英语进行翻译,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更好,这在于初学者还没有掌握一门外语的基础知识,无法全程用英文听、读、写,但是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入,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全程英语教学,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强化训练。在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迪、鼓励,加强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情景创设语境,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减少学生利用母语心译过程,让学生更加自然地应用英语交流和互动。
4.要扭转文化差异对口语的影响和阻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和衍生品,如果对民族文化一窍不通,那么语言学习起来也会相当费劲。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语法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将中文学习思维转变成英语学习思维,更多的运用英式英语或者美式英语的说话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定式。学习语言时单纯的对课本知识学习远远不够,要有针对性的对课外读物进行讲解,通过扩展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听外文广播,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惯,了解外国人在口语交流中如何使用词汇,从而加深印象。外国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与我国的大相径庭,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必须从根本上了解外文发展,才能在语言学习上有所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034.html下一篇:以开放式阅读带动开放式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