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事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关于打击乐器操作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收获知识的同时,爱上音乐学习。也逐步摸索出一套乐器进课堂的方法,在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参与和体验音乐找到了捷径。
一、找一找,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动感节拍
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极易受客观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兴趣。孩子比成人更会去发现可用来制造声音的自然物体,如竹筒之声、豆子之声等。他们会长时间沉浸在对这些事物的探究之中,不厌其烦地欣赏这些由他们“发明”出来的动听声响,并为此感到得意。所以打击乐器的教学引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新”、“异”来诱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直接兴趣,以学生爱唱、爱跳、好表现、好创造的天性来引趣。打击乐器的演奏教学不应仅限于教室这一空间,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多种节奏,如:雨滴、流水、风、走路、跑步、劳动的节奏等,让质朴、自然的节奏在孩子的演奏中表现;打击乐器的演奏教学不应局限于音乐活动中,将教学渗透于日常生活,如:我校的课间小舞台,在活动室中可随时可播放音乐,又摆放着各种打击乐器,让孩子们可在自由活动中随时表现,潜移默化中激发演奏欲望。
二、奏一奏,在敲敲打打中激发演奏兴趣
在学习演奏前,首先要对打击乐器进行分类,如散响类、金属类、木质类、皮质类等,再通过聆听,了解不同类别乐器的音色,“听一听你的乐器声音像生活中的什么声音?木制乐器是什么声音?金属乐器是什么声音?”学生总结出金属乐器声音清脆明亮,木乐器的声音浑厚坚实……通过老师引导和乐器演奏实践,孩子从玩中听辨音色,再深入了解乐器的特性,将乐器声音延长到最大限度,聆听不同材料对音的时值的影响。
做好以上这些铺垫,我们的打击乐器教学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一)巧用打击乐器,认识音乐符号
学生自一年级就开始认识常用音符,但要活泼好动的他们死记硬背地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此时如果能巧妙利用打击乐器,把抽象的音符变成感性的乐音,并通过双手和乐器的接触,强化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让音符成为学生心中更形象的音乐记忆。
(二)巧用打击乐器,进行歌曲伴奏
待学生基本熟悉了演奏方法,就可以按照音乐教材的要求,利用打击乐器为已学歌曲伴奏。新课程对于“乐器进课堂”非常重视,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一年级的音乐材中一开始便出现了乐器的教学――第一册第四课就要求分别感受木鱼和碰钟的声音。
例如在学唱歌曲《龙咚锵》时,我先和学生一起感受锣、鼓、镲的音色,然后让学生学习演奏方法,通过不同敲击方式出来的音色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演奏方法对乐器音色的影响,接着我让学生自己来演奏。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纷纷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于是我趁热打铁,出示一条节奏:×× ××?O× -?O× ×?O× -‖,请大家节奏接龙。为了能演奏这些新的打击乐器,孩子们很主动地练习起来。最后大家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龙咚锵》伴奏,有了前面的铺垫,伴奏环节很顺利。
又如教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后,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启发学生演奏与所使用的乐器的音响特点相符的节奏,并注意演奏时加强多声部之间的合作能力,最后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节奏谱:
双响筒 ×× ×× ?O×× ×0 ‖
响 板 × × ?O× × ‖
碰 铃 × - ?O× - ‖
三角铁 × - ?O× - ‖
这些做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而且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
(三)巧用打击乐器,为欣赏曲伴奏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了解、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悟力是十分必要的。
如教学《鸟店》,笔者先让学生完整聆听全曲,初步地了解音乐作品。复听后,让学生分组创编音乐的结尾。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用打击乐及人声来表现(提示:傍晚鸟儿们怎样了?)然后分组表演,让同学们讨论后选一组最佳结尾。最后再听音乐,把打击乐器表现的结尾与音乐连起来。这样做不仅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也在创作评比中获得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如何配乐伴奏,便会对乐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共同的讨论学习中,也体验了集体协作的乐趣。
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打击乐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更发展了音乐学习能力,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笔者坚信,打击乐器实践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一定会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里更加快乐地遨游。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