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0引言
当日语教学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进行时,学习者所具有的汉语基础会带来正迁移,使学习变得较为轻松。特别是在词汇的学习中,除外来语外,绝大部分单词都包含着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学生们可以从这些汉字中窥探、猜测到单词的含义,有助于单词的理解和记忆。比如:“米”,日语也是:“米”。又如形容词:“高的”,日语则为:“高い”。动词里面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如:“吃”,日语写作:食べる。但在这种正迁移产生效应的同时,其负迁移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上的阻力。
1语言学习与母语迁移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博士(Dr.Robert Lado)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理论。该博士及其认同者的理论认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最初开始二语习得时,学习者是根据母语来理解、消化外语的,这样或许会使二语习得变得更加的容易。正如上文中所举的那样,由于母语是汉语,学习日语时日语汉字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种方便被称之为:母语的正迁移;其次,随着所学知识的加深,母语也会给外语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把这种影响称之为:母语的负迁移。在实践教学中,一个日语学生给其日语外教的信里有这样的句子(这样写道):“日本?Zの敬?Zは?yしいです。大?涿曰螭筏皮い蓼埂!笔导噬细猛?学想表达的意思是:“日语里的敬语很难。感到非常的迷惑。”但由于她用了“迷惑”一词,使句义变成了“现在正在(给别人)添麻烦。”这是由于中文和日语的“迷惑”一词词义的差异所导致的错误。母语的正迁移变成了负迁移,由此可见一斑。
2词汇的特征意义
笔者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最主要的对策就是区别词汇的特征意义。根据语言学者奥田靖雄及喜屋武正胜等的研究,词汇中包含着“音声形式”和“意义内涵”,而“意义内涵”又可以细分为“特征意义(语义)”和“概念所指(外延)”。以“お母さん”一词为例:
这其中,音声形式本身就因语言而异,比较容易引起学习者的重视。因此,要解决母语的负迁移问题对词汇学习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更应该致力于特征意义的教学。那么,什么是特征意义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单词区别于其他词汇的意义特征。以日语单词“座布?猓ㄗ?垫)”为例,在《广辞苑》中解释为:座るときに敷く布?猓ㄗ?的时候垫的褥子)。从该解释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项:①布?猡扦?る。(是褥子类的东西)②座るときに使う。(坐的时候使用)③敷く物である。(是垫在下面的)
特征意义是从现象里面抽取最本质的,区别于其他词汇的内容加以归纳而得出。在上面的例子中:①属于单词的属性特征;②属于单词的用途特征;③属于单词的形态特征。想要正确理解上述单词的词义就必须正确地掌握其特征意义,并加以区分。而这种特征意义往往是不同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对事物的认识所作出的总结归纳,有着特殊性。虽然日语中借用了中国的汉字,但经过改良和历史的发展,创造出了适应日本社会文化的日语汉字及词汇。因此,这种包含汉字的词汇在二语习得中,最容易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3解决方案
在日语学习中,学习者可能会下意识地按中文意义去理解一些单词。出于表达的需要,有时甚至会应用一些自己本身并不理解的词汇,或者自创出一些汉语词汇。在课堂实践中,有这样的例句:“道を渡ろうとした?rに、三毛が?wび出してきて、びっくりした。”学生们看了以后,马上就翻译成了:“正要过马路,突然三毛跑了出来,吓了(我)一跳。”其实,这句话里的“三毛”是“花猫”的意思。像这样的单词容易望文生义,但一查字典就一目了然了。也许是由于“三毛”一词太过简单,又是汉字,学生就想当然了。学生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就要从刚入门时候开始,老师要在课堂上专门找一些类似上面“迷惑”、“爱人”、“三毛”这样的单词,让学生在查字典中找到乐趣,减少学生对查字典这件“麻烦事”的抵触。所以,教师要做的不是充当字典,而是查字典习惯的养成督促。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在讲授单词时,对一些单词进行比对教学,让学生也逐渐养成对比学习的习惯。比如,一个毕业生谈到在公司工作中遇到的一次困惑时,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社?L:?aを?みたいが、このコップに、お??をちょっといれてくれないか。
社?T:お???あっ、水ですか。分かりました。
社?L:お??だよ、お??!水じゃないのよ!
学生说,“我当时虽然知道了社长要一杯水吃药,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纠正我呢?”确实,中文和日语中都的水都写作“水”,也都是“水”的意思。但却有着温度的差异。中文的水根据实际需要,即可以指开水,也可以指常温的水。而在日语中,“水”只指常温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凉水,开水则一定要说成“お??”。所以,社长要马上纠正也是可以理解的了。通过这个事例,特征含义教学的重要性也可以窥见一斑。再简单的词汇,只要有着与中文不同的特征含义,教师在课堂上就一定要通过对比的方式来阐释清楚。
此外,学习者身边并不总是有字典和教师的帮助,而我们对语言的判断往往来源于日常积累的思维模式、语感和常识。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这些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要讲清楚“寒いと冷たい”的异同并非难事,但是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即时、准确地运用确实需要语感的培养。在摸到凉水时能够马上脱口而出“冷たい”这不是单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的。要想培养这些能力,最为理想的莫过于融入日本社会或者直接与日语母语者进行日常接触,借助语境来准确把握词汇的特征意义。但这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特别是内陆的学生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借助日语原声教学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日本的影视作品和广播、歌曲等,通过这些来营造出一个日语语境。不要小看影视作品等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这点我们可以举国内的影视作品为例。近年来国内的方言作品异军突起,就算没有去过四川,但是看了《疯狂的石头》也能蹦出好多句;就算不是东北人,也能很快乐的欣赏《乡村爱情故事》,并偶尔吐出只言片语。这就是语境的魔力。
4结语
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以来都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日语也是随着汉字传入日本而产生的。但日语并不是中文的照搬、照抄,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与日本本土文化、生活相结合而定格下来的。虽然都是汉字,但这其中包含了日本自创的和制汉字及词汇。而且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汉字(如上文提到的例子),也因为文化的差异等因素而产生了和中文不一样的意义。因此,在日语学习中,要注意对词汇的特征意义的准确把握。因此,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更加需要注意母语的负迁移,从习得语言的语境视角去认真掌握好单词的特征意义,尽量减少负迁移对学习的干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263.html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