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商务英语教学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口语能力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出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真实的商务场合中交流沟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然而,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口语的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
从学生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水平程度参差不齐。在学生的高中英语教育阶段,由于口语能力并不属于高考统一考查的范围,所以在平时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亦很少进行口语方面的训练。这就导致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能力当中,学生的口语能力相对较差。另外,大学里的学生通常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学校,这些地区和学校由于其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会设立专门的口语课程,并配备外籍教师进行教学;有的学校则因为高考的压力将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听读写三个方面。这就使得学生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2.学生口语表达所需的商务知识储备较少。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参与真实商务活动的经历,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真实的商务场合,对于商务世界的运行缺乏概念。而许多高校的商务专业课程均是用纯中文进行授课,导致学生所学的商务知识未能很好的与英语语言技能结合到一起。
从教学角度来看,则存在以下几项不足:1.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控制者与主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信息输入(情景示范)-知识点讲解-情景对话模拟这样的程序来展开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均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由教师领着带着完成一个个任务,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被调动起来。2.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材内容较为陈旧。现在很多学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其课程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涵盖了金融、营销、财务管理、项目开发等多个方面,但在口语教学方面却仍以外贸类英语会话为主,缺乏日常商务对话的训练。而所使用的教材中很多也已经是好几年前的内容,其中的语言表达与商务知识已经与快速发展的商务世界脱节。3.学生课堂上真正练习口语的机会太少。专门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一般一周两个课时。在两节共90分钟的课堂时间当中,学生需要熟悉相关情景,阅读课文或观看示范视频,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和重点词汇句型,最后剩下来的可供学生练习的时间便相当有限。此外,有的高校并未设置专门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而是将口语作为商务英语课程的一部分,穿插在各专题内容当中教学。在此类商务英语的课堂上,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时间便更为稀少。
二、输出驱动假设
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以Swain的“输出假设”作为理论基础,其具体主张包括:第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第二、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这三种表达性技能比听、读这两种接受性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第三、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该假设针对中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主张教学应以输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并提出在课程考核当中,应将说写译表达性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目标及显性考核目标,听读接受性技能仅为隐形目标。
基于此假设,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口语这类应用为重的课程当中,教学活动应当以“说”这项语言输出技能为驱动,有效地刺激学生主动进行积极的语言输入,并在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当中自行发现问题,补充知识,重新输出,不断完善语言表达,最终形成正确且流畅的产出。
三、“输出驱动假设”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以“输出驱动假设”为基础,针对目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口语教学活动可按照输出前准备―实际任务输出―输出后反思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在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各有任务,具体如下:
1.教师任务。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好符合学生语言水平以及来自于真实商务环境的口语输出任务。符合学生语言水平,指的是教师所设计的输出任务难度应当适中,完成输出任务所需的词汇、句式以及背景知识需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学习目标。而任务来自于真实商务环境指的是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当是学生在商务活动或商务场合中确实有可能面对的,例如在交易会上向外商介绍展位上的产品或是接听顾客的投诉电话等,使教学活动成为自然真实的交际过程。为了避免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引入最新的商业事件或是经济话题作为任务的主题背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并鼓励学生自行对材料进行补充。学生在任务的准备过程当中,可能会碰到不熟悉的词汇、句法或是情景关联知识等,阻碍任务的进行。对此,教师可在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一次性或逐步地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语言输入材料,对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或是商务背景进行补充,帮助学生顺畅地完成任务。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亦可鼓励他们使用各种方式(如词典、网络等)来自行补充与其他学生相比相对欠缺的部分。或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为更好地完成输出任务做准备。基于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时长不足的状况,教师可将任务准备的过程安排在课后,通过网络或移动通信工具指导学生的准备工作,提供必需的信息输入。
再者,教师需在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语言输出的过程虽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在其中必须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输出活动中所遇到的语言或是商务知识方面的困难,监控学生输出过程的每个环节并及时给予反馈。由于学生的水平彼此之间可能相去甚远,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便需要“对症下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先着重于提高他们的口语基本技能,如词汇使用及语言组织等;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表述内容与商务知识运用上做更深一层的要求。同时,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规划好输出过程的具体步骤及内容,确保学生在输出过程中能够平稳流畅的完成任务。 最后,在完成输出之后,教师需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及建议。以往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表现的评价往往流于表面,过多注意学生语音、语法等等形式上的错误,而缺乏对整体结构内容的反馈。这大多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没有准备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输出进行前先提交表述内容的大纲,根据其内容进行准备,考虑如何给出评价并设计后续任务。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同行评定(peer evaluation),建立较为详细的打分机制并安排听众完成与当场口语表达相关的任务。例如,口语输出的任务是对一项新产品进行英文介绍,充当听众的学生们在下面便需要记录下该产品的特征、功能、竞争优势等信息,并对发言人的表述进行评价。
2.学生任务。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1)准备输出。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类型、内容以及自身语言水平进行任务的前期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口语表述所需的词汇、表述语言的组织安排、背景商务知识的理解引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行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并通过整合所找到的信息与语言材料,设计好任务完成方案。而当有的任务涉及到小组合作时,学生还应当对各小组成员的工作量进行合理分配,并选出相应的负责人来监控整个准备工作的进展。2)尝试完成输出。学生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任务要求,利用先前准备好的材料内容,完成任务的输出。但输出的结果却不是最终目的,学生需要的是在输出的过程中关注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之后的总结反思打下基础。3)反思输出结果。在输出结果展示过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与反思,同时听取教师和听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以后在口语方面继续努力的目标。
在整个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环节都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是信息加工与语言输出的主体,而教师则需要掌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进程并担当任务策划者、输出引导者及成果评估者这几种角色。这种模式下的口语教学,由于有明确的任务作为驱动,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寻找相关语言材料和学习相关商务知识,其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语言输入性技能也得到了提高,且因为输入与输出内容的完全对接,输入的信息往往更具体也更有效。
四、结语
本文就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输出驱动假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应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各自任务与教学大致流程进行了探讨。在商务英语口语的课堂上,以语言输出为原始驱动力,能够有效地推动语言输入与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在实际商务场合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495.html上一篇:小议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下一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