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关系。众所周知,学习一门外语不可能脱离目的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社会土壤。词汇是承载一门语言社会文化信息的最基本的要素单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的表层涵义和社会文化涵义是互为补充、不可偏废的。词汇的涵义可划分为字面意义(denotation)和联想意义(connotation)两个层面。词汇的联想意义与其社会文化涵义紧密相连,是其文化涵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且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变化。词汇的字面意义相对稳定,是一门语言赖以表情达意的基础;而词汇的文化涵义则非常活跃,常常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是一门语言得以鲜活、灵敏和生动的基础。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将词汇的两层涵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深学习者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认知,增强他们对于文化敏感性的认识,以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词汇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过程就是对语言符号和所指事物关系所蕴涵的文化语境的还原和重构。语言交流和理解过程中的误解和歧义现象就是源于交流双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所存在的千差万别,导致产生不同的心理连接(associative bond),进而对表层的语言符号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反馈。严格来说,英汉两种语言没有语义完全对等的词汇,这种差异根源于语言所反映和承载的文化的特殊性。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决不能依赖简单的英汉翻译。这种简单的学习方法无法让学习者意识到词汇的确切精准涵义,甚至会导致理解上的错误和偏差,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
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由于缺乏对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而造成的错用、误用甚至歧义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九零后,且大都是独生子女,整体相对优越的物质和生活条件,加上父母的宠爱,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踏实而勤勉的学习态度。学习非常被动,不求甚解,态度敷衍。在英语学习上,这种态度更是懒散敷衍,很多学生甚至没有一本正规的英文词典,查单词过度依赖手机软件,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对词汇的涵义把握不准,错用、乱用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错误的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源于片面的词汇讲授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词汇的语法功能和使用搭配,或者只是强调词汇的字面意义,忽视对于词汇文化内涵意义的讲解。而学生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记忆方法过于单一,只满足于对词汇字面意义的记忆,对一些“文化内涵词汇(culturally-loaded words)”缺乏理解和认识。因此,在对英语词汇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词汇表层意义的讲解和学习上,而是应当将其放在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差异,从而为准确使用词汇进行得体自如地交流和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将文化意识培养融入英语词汇教学
我国官方翻译机构在翻译2003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时,将这部法律名称译为“Anti-secession Law”,就是因为译者熟悉美国内战这段历史,而非常恰当而到位的进行翻译的经典例子。译者之所以没有使用“separation”而是使用了“secession”这个词,是因为“secession”特指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蓄奴州脱离中央政府独立,并成立所谓的“邦联”这一史实。这一违背历史潮流的事件会在心理和感情上引起很多美国人的反感,译者将其恰如其分的借用过来,用来暗指中国的“台湾、西藏”问题,更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同情和理解。这种在翻译上力求使外国人士产生共鸣感,或者“同感”(empathy)的方法,同样也可以借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来帮助学生跨越文化的隔阂,增强其对英美文化的认同感,继而产生“同感”,以促进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汉两种语言中诸如此类的语言现象不胜枚举。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词汇背后的文化涵义展示给学生,使其意识到词汇在不同文化间是有不同的心理联想的,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