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认知问题探究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教育部于2000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及服务等一线需求的全面发展型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重要教学基地。该文件指出,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需注重对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及基本技能等的教育及培养,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知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多只重视对一般性技能以及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高水平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规格认知,我国职业教育由职业学校完成、职业培训由部分企业完成的教育形式多由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所决定,我国现阶段职业学校可分为中职和高职院校, 因此针对此类情况,各职业院校应结合现代发展基础,在自身发展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坚持实现自身培养规格建设。
二、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开发问题探究
我国高职示范性专业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托于德国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该方案在具体应用中注重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发展,二者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链条。学习领域在开发过程中需控制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固定特征的结构。除此之外,还需注重对工作过程中与完成任务相关的职业及生活等的教学加工,最终实现对科学合理学习领域的构建及开发;需注重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对课程开发内容的提炼加工明显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各高职院校仅注重对工序的直接应用,并未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因此导致课程内容及程序多具有繁杂性及重复性,难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合理有效开发。故而我国高职教育应将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及内容范例性开发,选择典型案例开展科学教学,将客观事实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教学效率。
三、开展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我国注重对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活动的研究,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需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要发展形式及发展目标,注重人才培养中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性特征的体现,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注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开展。各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建设,大大优化了实训课程教学时间,此类教学模式虽在高职教育培养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由于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各教学模式如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难以落实,大多数学校在开展相关教学过程中均需要托各类关系才能得到部分资金支持,因此类方法难以长久运行且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易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
那么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的解决?我国应加强立法保护,以立法形式赋予各企业需承担的各类型教育教学责任并对其予以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同时学校还应在自身可利用有效资源基础上对社会各资源加以合理应用,加强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及技术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二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实现教学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497.html上一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策略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