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教材趣味性不足
笔者对国内大多数高专院校的体育教材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内容大多集中于对体育技能的教授,具有过于鲜明的竞技特色。在体育思想教学上更是严重匮乏。总的说来,当前使用的体育教材过于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难以积极投入其中,何谈培养出终身体育思想?
2.硬件、场地不足
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便是硬件设施,无论是高专院校还是普通高校,一般都具有相应的体育场地,但是其硬件设施却有好有劣、参差不齐。虽然高专院校在场地与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许多资金,但是教学资源无法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学生无法接受到同等程度的体育教育,自然影响了学生体育思想的形成。
3.师资力量不足
无论是语文、英语还是体育,所有科目的教学都需要教师来传播知识与技能,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在我国的大部分高专院校中,管理者对体育科目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学难以获得预期效果。
二、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1.坚持终身体育思想不动摇
终身体育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先进的体育理念,提高其身心素质。为 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塑造其终身体育思想观念,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言传身教,使学生了解到“健康第一”的积极生活观,进而为促进身体健康投入更多的精力,掌握更有效的锻炼方法,以此来保证在未来能够以更健康的体魄为社会与国家做出更长远的贡献。
2.基于终身体育思想制订教学大纲
高专院校开设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既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足够的体育技能,也是向学生传达终身教育的先进思想。就长远利益来看,具备了终身体育思想,学生在未来将会收获更多。因此,学校在制订教学大纲时都应将终身教育思想融入其中,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其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其中。
3.基于终身体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
就社会需求而言,不仅仅是企业建设对人才技能具有迫切需求,社会对人才体能也有同样的要求。高专院校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其教学目标更应该去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兼具强大体能与专业技能的人才。简单来说,高专院校应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对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应结合其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以笔者的工作经验为例,可以通过集中模块式教学方式开展阶段性教学。
第一阶段,适用于所有高专院校学生的公共性模块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为学生讲解基本的运动理论,安排学生从事最基本的体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技能。
第二阶段,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实行的定向性模块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应设立专项体育课,结合学生的专业性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来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第三阶段,针对学生兴趣为扩大其终身体育思想影响的扩展性模块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为学生开设具有实用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如武术、游泳等,学生选择了符合自身运动爱好的体育活动,在未来可以继续从事这些实用性强的体育锻炼,必将终身受益。
4.建立符合终身体育思想要求的考评体系
体育教学的传统考评方式是对理论知识的成绩考核与专项技能的达标测试,这种方式扼杀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基于终身体育思想,应摒弃这些不科学的考评方式,建立起新的考评体系,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以及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考评。
体育教学应该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应将终身体育思想融入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