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8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未来我国十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教育质量的高低在高校教育中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社会需求大量的能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
我国的二本、三本高校很多会将自身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规划中标榜本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更注重的是教师拥有的学位、科研水平,很少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很多教师都是在硕士、博士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作为高校教师其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因此,高校教师的普遍特点是具备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而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实践出真知,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地发现社会大众的需求,才能检验理论的真实性。教师的实践能力也会影响其对教学的理解、对理论的阐释以及教学效果。
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来源于政策导向、舆论导向以及新进升本院校的从众心理。
一、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人才引进的渠道限制了实践教学师资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原有的各类专科院校在迎合社会需要所做的学历升级,由于自身的经济能力不足、规模有限、发展方向模糊、地域限制等等原因,招收名校的毕业生、社会名流、高科技人才的可能性极小,即便招收进来这些高端人才,也因为无法提供这些人才的发展平台而很难留住这些人才,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能够留在本校继续任职的教师往往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带头人带领,如同一盘散沙,做不到力量的凝聚,虽然有个别的突出者,但是也如皓夜繁星的流光一现,成为不了中流砥柱。
(二)没有公允的实践教师激励和评价制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奖励教师的制度制定上很少考虑实践教师的激励和评价制度。实践教学的教师没有职级差别,无论付出多少都得不到相应的奖励与支持。即便在本职工作上有科研突破,在技术研究上有发现,但是由于没有评级的激励,很难促动这些老师整理自己的成果在教学科研的公开平台上发表。很多的灵感或许就在这种姑且与蹉跎中一闪即逝。加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经费问题,愿意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资金支持的高校少之又少,因此,实践教师大多是呈现撞钟和尚的状态,很难达到主动地提升科研能力的状态。
(三)与专业领域的实时信息脱节
专注理论研究的状态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专业领域的认知仅仅局限在各家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不参与社会实践,就不知道社会各个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与专业技术人员为伍,就不知道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参与社会实践,将科研与社会的各个组织相互沟通结合才能得出真正的科研成果,这一点南方的高校做的要比北方的高校好一些,这与南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好于北方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关,但是更多的是主观的原因,是制度的原因。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的原因
(一)政策导向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当前各大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上给予认可的仍然是论文的发表和科研课题的等级水平,也就是依然注重理论方面的建设,对于教师实践方面的能力及其成果并不重视,甚至忽视,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成果得不到肯定,而教育主管部门又缺少实践教学评价的相关鼓励政策,高校其自身也未给予充分的引导与支持。因此,高校教师对于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不侧重,而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能够获得奖励的理论研究上。
(二)舆论导向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国人更多的愿意用学位、学历来判断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这在近年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什么岗位对专业水平需求的高低如何,提出来的条件中都是要求应聘人才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而对是否具备实践能力只是笼统的以在相关行业从事几年的经历一笔带过。这种招聘人才的条款也成为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导向,高校更多地鼓励学生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而不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提高实践技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导致高校教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新进升本院校的从众心理
近年来各个专科院校出于种种原因都纷纷选择了升本,而升本成功后,大多数的高校都遵循了拿来主义,照着其他本科院校的相关材料照猫画虎地弄出个自己的本科人才培养规划,把自身原有的一切与专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部分全部砍去,生怕被别人评价为有专科痕迹,到最后的结果就是“邯郸学步”,理论研究水平短时间内达不到成熟本科院校的高度,而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发展又被限制,结果就是新近升本的院校变成了“四不像”。
(四)恶性循环,代际繁衍
高校在培养人才或引进人才时更加关注是否有博士学位,是否有科研能力,而忽视人才的专业实践技能,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国内的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是缺乏实践能力的,而这样的学生在成为教师后,留在高校继续着缺乏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纸上谈兵的科研奖励中过得有滋有味、乐不思蜀,培养出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就如魔咒一般代代繁衍。纵然有个别教师想要跳出怪圈,奈何寡不敌众,在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中很难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五)实践出真知难以被认同
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践。2015年,84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生理暨医学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头衔,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常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但均未当选。而当她获奖后关于荣誉的归属、奖金的归属,各级领导们还各有意见,如果她没有获奖,那么她和她的团队付出的一切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可是她成名了,得到的并不是社会对实践出真知的钦佩,而是关乎名利的各种非议。因此,很多从事科研和高校教育工作的人深知这种枪打出头鸟的环境下,做出了成绩可能比默默无闻更可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政策改革
2015年10月23日,我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就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此项意见的推出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终于有了明确的定位,应大力发展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相应考评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世界上掌握先进工业技术的国家之一,其精良的制造工艺举世闻名,而德国的职业教育亦是世界领先,这些都与德国的实践教学是分不开的。为了确保在职师资的质量,德国形成了成熟的职教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德国规定职业教育教师每2年必须脱产进修1次,建立严格的进修制度,并将进修与物质利益挂钩,进修后可提高工资待遇、可改变教师职务等,这一做法有利于激发教师进修的积极性,从而使师资队伍知识不断更新,充满活力。近年来德国很多职业院校成立了教师参与的专门管理小组,对教师进修的效果进行监督,督促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建立科学、灵活的评价机制,使得高校不盲从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灵活的、更符合社会需要的评价机制,在评估人员的选拔上更注重专业性,延长评估周期,给予宽松的发展环境,让新生的高校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身的特色教育,以防范很多高校在升本之后,为了能够达到各种评估团体的要求,一味地照搬其他研究型高校的管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规划、专业设置等等,虽然在表面上符合了各项指标的要求,但是其核心都是空洞的,没有实际价值的,只会造成资源浪费。
(四)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机械的人才引进模式
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实践环境里才能获得,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现有的师资力量下,想短期内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很难做到。建议可以采用直接外聘一些业界的专家、有突出能力的专业能手作为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时间、场所的安排上尽量的灵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所有的上岗老师必须有教师证、有博士学位,必须能够发表学术论文。只有开放的态度,才能有百花齐放的效果。同时,亦应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在职的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在评职、评优等环节上给予充分的优待条件,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水平提高了亦能反哺理论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息息相关,其培养的人才是我国各类企业所需的主要来源。忽略了教育就等于放弃了未来,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有着很成形的应用型教育发展模式,总结起来其共性就是注重师资的培养、注重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与社会各类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信在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的前提下,中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可以做的越来越好,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