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72-01
翻转课堂源于英文中的“Flipped Classroom”,该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打破传统教学框架的基础上重新分配课堂上下时间,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外的时间提前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与学生真正的交流,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翻转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作如下报道: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5届初中三年级一班、二班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给予一班翻转教学模式;一班共5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1人;学生平均年龄为(14±0.36)岁;上学期信息技术平均成绩为(63.36±3.25)分。二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二班共48人,男生26人,女生22人;学生平均年龄为(15±0.98)岁;上学期信息技术平均成绩为(64.95±3.78)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一定可比性。
2.教学方法
二班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一班则开展翻转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2.1做好课前规划
2.1.1制作导学案: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在认真、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提前制作下一阶段的导学案及PPT;其中,导学案可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及时间。
2.1.2教学视频的创建:教学视频创建之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仔细阅读教材的内容,明确掌握学生学习的目标,进而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创建视频过程中,还应考虑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中,教学视频最好控制在8min以内。
2.1.3定期检查患者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对于个别学生,需指定个别辅导方案,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2.2课中翻转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翻转教学模式,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合作;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可在课堂中提出来,发挥群体力量,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2)拓展延伸;对于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延伸及拓展;(3)强加练习:教师应给小组分配任务,由小组在课中来合作完成,进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4)分析问题,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5)学会总结和反思。
2.3课后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定期收集、整理学生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期间所遇到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将不同类型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与学生分享。此外,教师还应将评价贯穿整个课堂,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2.3.1效果评定
计算2015年春季学期末两组信息技术成绩平均分;同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班实施不同教学模式后对学习信息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具体包括:比较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三个方面。
2.3.2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用(n/%)表示,P<0.05时,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二、结果
1.两组信息技术平均分比较
不同教学模式后,一班信息技术平均分为(83.69±2.68)分、二班信息技术平均分为(70.64±3.51)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感兴趣程度比较
不同教学模式后,一班学生比较感兴趣26例(52.00%)、感兴趣21例(42.00%)、不感兴趣3例(6.00%);二班学生比较感兴趣20例(44.67%)、感兴趣18例(37.50%)、不感兴趣10例(20.8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结论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理论性相互结合的课程,该门课程直接关系到学校现代化的建设以及教育的信息化,因此,选择一种切实、可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情绪尤为关键。翻转教学模式颠倒了教和学的空间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进而让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知识有个鲜明的认识[2]。本次开展不同教学模式后,一班信息技术的平均分、学生比较感兴趣、感兴趣比率均优于二班(P<0.05)。由此表明,翻转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成绩,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1009.html下一篇:教学相长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