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激发兴趣――推动创新“原动力”
对于同一事物、同一题目的作文,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有标新立异的中心思想。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神圣的好奇心”,肯定那些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作文,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作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此外,在作文讲评课时,教师应多让学生自主朗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佳作、佳段,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想象――打开创新“新思路”
想象是写出好作文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想象,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联想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如笔者出示一条红领巾或一根拐杖,让学生自由联想,编一段话或一个故事;笔者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学生说:“它像西瓜。”有的学生说:“它像皮球。”甚至有的学生联想到海峡两岸的团圆……
2.类比想象
如笔者以《我与爷爷比童年》为题,让学生感受新生活的美好;笔者出示中国农村与美国农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农业的落后,树立“赶上去”的决心。
3.幻想
幻想是对虚幻事物的想象。笔者曾找来一些与农村的未来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想象。有的学生畅想未来农村的机械化,有的学生幻想水稻不“喝水”了……在个性飞扬的天空中,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令笔者惊叹不已!
三、发散思维――点亮创新“小火花”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在教学《凡卡》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以《信寄出去后》为题,给课文续写故事。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这封既无地址又无姓名的信,凡卡的爷爷是无法收到的,但是这封信会给凡卡今后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它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在心灵的世界里,学生的思维被一次次地发散、集中、再发散……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四、抒写真我――实现创新“真目标”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作文称为“习作”,即把学生作文当成一次次练笔性的作业,既是习作,又是倾吐。对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乡镇村里的人间万象、学校生活的趣事琐事……学生有了感触,就想说出来、写下来。此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他们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作文。
1.自由选材
自由选材是指写什么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生可以在训练要求范围内,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来写。有时,一场风波、一个发现、一次体验,都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冲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2.自由表达
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文章自然会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如对于公布考试成绩这件事,全班几十位学生会产生几十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考得好的学生可以写他们高兴的心情,考得不好的学生可以写准备怎样努力。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话可写,有真情实感可抒,避免了写套话、写空话的现象。
3.自由写法
教师要尊重学生写什么,也要尊重学生怎么写。小学生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要选择适合表现自我思想的写作形式。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才能欣赏到学生具有个性色彩的真情短文……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努力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激发写作灵感,才会在选材、立意、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折射出富有个人魅力的作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