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从1999年大学扩大招生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几年内急剧增加,国家在普及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更多的人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然起到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但相反这一举措也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须要上的公共课,原来的班型平均是一个班30-40人左右,而现在平均每个班达到60多人,有的专业甚至达到100人左右同时上课,这种情况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使得原本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比如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机会少,学生学习状态不积极,教师监管难度比较大,反馈不及时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公共课一定要采取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应对存在的这些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策略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并逐渐为一些美国教育家认可并推崇,到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行,并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教学理论才开始引入中国,但是一直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并不普及。
合作学习主要强调以小组为基础,小组中的各成员通过互助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共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这种理论与很多教育科学理论都有共通性。认知主义发展观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在老师的传授中学到的,而是通过个体自身头脑中存储的原有知识和外界新信息,不断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建构的。那么,小组间成员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还能给学生们提供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发挥出内在的潜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能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使学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紧密,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原则,只有科学的分组,设计、分配任务和评估才能最终的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首先,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小组,因此,分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小组成员间配合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以3-5个人为一组,组员学习成绩和状况应该平均分配,每组都要设定一名有责任人,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每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变化进行组间的调整。
其次,教学任务的分配和执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任务,要求各小组成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相关问题的讨论,然后分组派代表进行阐述;也可以针对文章结果进行共同学习研究,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各自陈述理由,进行组间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在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担当的是引导者、启发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促进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在课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安排,给学生布置每周各组集中学习的次数和内容,并定期予以检查,各组的组长也要配合教师完成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监督管理工作。
再次,合理的成绩评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通常是终结性评价模式,即主要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但是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平时课堂的参与度和课下完成任务的具体表现,因此,单独采用期中和期末考试很难科学、公正的衡量出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而形成性评价衡量的是一个持续的时间段,多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平时的作业完成度等,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的日常表现,因此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能够更准确的衡量出学生的成绩。
三、结语
由于大学扩招的影响,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都是大班授课,严重影响了课上师生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教学效果,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合作的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每个成员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是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遇到的困难的一个很好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