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中职《网络营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网络营销是一门交叉和综合很强的学科,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理论接受能力原本薄弱、更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教育对象,等待他们的却是如此复杂,陌生,全新的课程,单纯的进行理论传授,则显得枯燥、难懂,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生动具体,切合实际,紧跟时势,有针对的典型案例贯穿与整个网络营销教学之中,这可提高教学质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网络营销案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案例的选取及运用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结合中职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紧密性,体现“以生为本”
案例教学是围绕理论教学展开的,选取要做到针对性强、具有典型性,并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做到案例内容与理论知识的高度一致性,具有上述特点的案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章节开始的第一节课,可以用中国本土产品“脑白金”的营销案例,从市场调查,产品定位及定价,销售渠道,广告内容,软文营销等全方位地向学生介绍,从而引导学生走出两个误区:第一、网络营销不是网上销售;第二、网络营销不仅限于网上。第三、网络营销建立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之上。如“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如何把一个苹果买到一百万”,可以作为前置作业,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听讲的兴趣。
2.要求创新性,体现“与时俱进”
案例除了要和教学内容结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兴趣所在。互联网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绝大部分学生对网络世界的熟悉,运用一些旧案例,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库。在2009年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大事件营销案例可以更多地结合2008的奥运盛事,比如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在线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搜狐网的“圣火到我家”活动;而在2010年的时候,就可以从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跟某些产品或某些网站的合作去分析教学知识点。
3.引导德育化,体现“网络文明”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而网络事件营销,对于大众来说已经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比如从芙蓉姐姐到天仙妹妹,从2006年的中国版“别针换别墅”神话艾晴晴的网络骗局到“奥巴马女郎”的个人事件营销。最近这几年的“网络红人们”几乎均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大家熟悉,无一例外。事件营销利用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企业从中获得非常高的知名度。这一营销方式更是被企业广为采用:制造新闻事件,吸引媒体注意,通过体传播,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在复杂的事件营销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时必须注意提倡“网络文明及其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种营销形式,必须要端正自己的营销动机,采用正确的方式,杜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
4.注重可行性,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营销案例中,我们会用提到一些新的网络应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这些变化带来的利弊,并能运用到网络营销里加以实践,巩固知识。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实践表明,如博客营销,微博营销案例进行教学,这些平时生活中学生经常用于娱乐的网络应用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网络营销工具的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新的营销工具,学生需要实践才能深刻体会。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受:近年来,博客,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形式,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日益被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营销工具来应用。利用博客,微博进行公关,可以快速的消除负面影响;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信任与好感;进行招聘,有更多的机会招聘到对自己企业持续关注的应聘者。因此,在网络营销教学活动中,应该从分析新型营销案例入手,引导学生使用博客,微博,将此类网络营销工具溶入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增强学生对网络营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这样可以在部分程度上达到在企业参加实践进行网络营销的效果。
三、结语
从教学实践得出,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过程中,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注意案例应具有创新性及符合“现代网络文明”要求,用案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营销的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分析,总结并加以实践学习,不仅能更好的让学生全面认识电子商务,掌握网络营销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案例教学法让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和探索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发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1358.html上一篇: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