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以做不完的题海战术巩固学生从教师那儿得到的现成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不绝于耳,传统教育“知识为本”正在向“以生为本”的理念转变。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也应突破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不错的反馈效果。
一、问题导读,以任务驱动强化学习体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新概念的引入往往是按提出→解释→举例的顺序进行的,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前置教学,则是通过任务布置→任务方法→结论归纳的模式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有利于发挥感性经验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从现象到本质,以任务驱动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例如在“管理计算机资源”这一课中,以任务的形式先给学生下发一个已经建立了打字成绩的文件夹,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小组合作与讨论,利用复制、粘贴操作将这些文件予以整理和分类存放。最后再请任务完成最好、最快的小组代表进行上台示范操作,以强化对复制、粘贴操作步骤的记忆。然后在下一个“移动文件”的教学环节中,再次以初始打字成绩的文件夹为例布置任务:阅读课本第41页,尝试用Ctrl键和Shift键完成对文件的移动操作。最后再由学生完成示范操作,并师生共同得出移动文件的三种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移动”和“复制”两个概念间的区别及操作上的不同所在,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现象。通过给学生设定实践性任务,重在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自主探究,以微课资源促进知识内化
微课程的开发可以使教学更具情境化、生活化,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范例、概念等以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逐步掌握概念、熟练操作过程,再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实践机会,从接触到尝试再到应用,大胆实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知识内化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教学“设置动画效果”的内容时,教师播放影片《视觉残留与动画》,从而引出动画的原理与分类。在讲授动画原理具体概念的基础上,再将《三仙归洞》的视频发送到学生机上,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为了突破重难点,可将难点进行简化,将学生自主了解“自定义动画”的顺序性改为让学生对《三仙归洞》的动画进行排序,将“进入”“退出”“动作路径”涉及其中,了解动作设置的顺序性。然后让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自己去探究调置过程,完成连续播放的动画效果。借助视频创设教学情景,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有利于完成实践性任务环节,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注重开放性,实现技术思维与操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对学生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信息技术中技术思维,在操作能力方面有无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因势利导,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学习“在Word中编一份小报”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自主搜集素材设计一份小报,以全面复习Word的基本操作,同学们个个都乐在其中。在下一堂课上,教师设计了“作品展示栏”,展示已完成的学生作品。小报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统计图表等。其中涉及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有班级举行的“请讲普通话”活动,有学校组织的“六一儿童节”以及运动会、讲故事等各类比赛。这有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造、思考、分析等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开放、综合的任务项目不仅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具活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完成多项综合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在探索实践中让学生获得价值感,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锻炼学生的学习技能。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确立了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做中学”的思想。为此,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现代教学理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适时更新教育理念,适当放手,以任务驱动实现先学后教,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111.html下一篇: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