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正确表述图像语言
1.规范性。图像语言表意要明确,在教学中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而出现表意不明,就可能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例如在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10页图1-9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的结构从图上看不出,此图如果能够展示出“遮光器”的结构就更能锦上添花了,表述的将更加全面。可以取镜臂倾斜的图片,一方面可以展示出“遮光器”,另一方面还可以表现镜臂的灵活性。在第8页图8-7中,图中的结构名称标注都放在中间。如果把共有部分留在中间标注,而把植物体所特有的结构名称放在左侧分开标注,则可能更容易突出异同。第85页图12-9蝗虫的气门有10对,腹部位置的气门做了标记注释,胸部也有气门却未做标记,应该加上,这样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气门的分布情况。第15页图22-13中异色瓢虫斑纹的变异:正常与变异的个体应该明确标示。第112页我国人口的增长中曲线画到2010年,横轴的年代只到2000,应该到2200,更符合画图规范。
2.逻辑性。文字语言与图像语言交替运用时,要注意两种语言的逻辑衔接,才能使两者互为补充,使内容结构严谨、清晰流畅,使人一目了然,避免前后矛盾造成困扰。在七下第7页图8-2中人口腔上皮细胞(右)正方形图中人口腔上皮细胞显示的是蓝色,而前面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的是碘液,不应该是这种颜色,前面的文字语言与后面的图像语言之间逻辑衔接不正确,应该做相应的修改。
3.科学性。教学信息呈现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问题,应保证展示的内容是科学的,而非过于艺术化的图像。在七上第76页图1、2、3中酒精灯应该离试管的距离远一些,大于50厘米,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七下第8页图8-7中,植物细胞(左)图中细胞核独立而清晰,液泡缩在图的中间,这主要是方便学习中的观察,而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在八下第62页淋巴器官示意图中脾的位置不对,应该在腹腔的左上方。
4.法律性。注意知识产权问题,在引用他人的图片时应注明出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原创的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无形中对学生渗透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
5.简洁性。在制作幻灯片等教学媒体时,使用的模板应简洁明了,颜色控制在3种之内,字体也要相对统一,引用的图片,自己制作的图片要切合主题,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好的直观体验。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知识与思维方面。
6.美观性。在制作幻灯片、开发教具等教学媒体时,应该适当从审美角度考虑问题,制作的幻灯片、开发的教具比例协调,尺寸大小适宜,符合真实事物的客观情况,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美的
享受。
二、教师教学的策略
1.扬长避短。把握图像语言的两面性,既要防止把教学变成图像展览,单一地满足学生对图像的兴趣,导致对有趣的色彩、艳丽的图像内容的渲染,取代细致严密的文字表达和思维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图像语言在教学中的正面价值,这是学校教育应对图像时代的关键所在。
2.构建图像性思维。把握学生的特性,构建图像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适当运用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对学生文字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概念图,在不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概念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图像性思维。在教学中采用画简笔画,绘画与写作、口头表达相结合来发展学生的图像性思维。
3.运用“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图像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生物学学科“图”的鲜明特点和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图像语言可以跨越声音语言、文字语言沟通所无法跨越的障碍,是一种非常易于沟通的语言媒介。图像语言扩展了人们的“图像性思维”能力,但也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人们阅读文字的耐心,使人们习惯于浮光掠影地接受信息。在图像化时代,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在文字图像化与图像文字化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