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创设情境法
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种种优美的情境,让绚丽明艳的色彩,赏心悦目的画面,引人深思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活泼地走进课堂教学中。如,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播放长江三峡的课件,让学生了解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引导学生走进三峡,再导入课文,使学生有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过程,教师适当插入导语,引入新课,效果明显。又如,在教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歌曲导入法
唱歌、听歌是初中生最喜欢做的事之一,以唱歌的方式导入课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饱满,从而提高听课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唱歌方法可以采用听录音、独唱、合唱等方式。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
余光中的《乡愁》导入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先听一首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会的可以一起哼唱。
播放录音。
听歌完毕。
师:乡愁是许许多多海外游子的心结,也是许许多多海外作家进行创作的不朽的话题,历久弥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罗大佑的《乡愁四韵》蕴含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学生听了这首歌,再结合课文来学习,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而这样的导入就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爱国情感的基调。
三、诗文名言导入法
引用与课文内容有密切相关的诗文,名言警句,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用此法,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一面》的导语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上一位英勇战士的格言。他没有抢,却有一只直刺黑暗社会的正义之笔;他没有万贯家财,却有着一颗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博爱之心,他就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该导语以鲁迅的名言来加强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敬佩这位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伟大学者,之后,再来学习课文,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四、讲故事导入法
讲故事,学生兴趣最浓,也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恰当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故事的来源有多种渠道,可以是历史的典故,也可以是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等,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虚构一个故事。
如,在教学《吾家有女初长成》导入法时,教师:今天,我来讲一个童话:从前有一只鸭妈妈,孵出一群小鸭,在这群小鸭中,有一只小鸭不像其他小鸭一样小巧、美丽,长得又粗又笨,鸭妈妈最后不再喜欢它了。可是孤独的小鸭最后变成既高贵又美丽的小天鹅。同学们,这个童话的名称是什么?学生回答:《丑小鸭》。教师:《丑小鸭》虽是一则童话故事,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丑小鸭的故事,恐怕你们当中就有几只“丑小鸭”。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里边的女儿就是当今的“丑小鸭”。
用学生熟悉的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丑小鸭》导入课文,以丑小鸭比女儿,使文章变得通俗易懂,又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此外,还有巧设悬念法、深情导入法、激情导入法、介绍背景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围绕“新”“趣”“联”三个字来设计。“新”既能给学生新的知识,新的感受,如果没有这点,花几分钟哗众取宠是不值得的;“趣”即趣味性,没有趣味,学生就不来精神,想叫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那就达不到;“联”就是联系课题,要么紧扣课题内容,要么紧扣课文中心,如果不着边际的导人,要想过渡自然也办不到。
好的导语,就像一块吸铁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像一条五彩的线,能系住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设计出精美的导语,把孩子们带入知识的宫殿中去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