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引言
从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来看,中职学校以往秉持的教学观念以及单一化、模式化的教学已经稍显落后,亟待变革和创新。鉴于中职学生背景、学校培养倾向等因素,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中职学生,难以真正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基于这种情况,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实践,以及发挥创造性的项目教学法逐渐被引入到中职语文教学当中。
二、项目教学法教学功能分析
第一,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视学生为教学当中的主体,这点从其教学形式就可以看出。开展项目教学法时会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且每个组员都有各自明确的分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享有决策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积极发动思维,想办法解决项目开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项目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完成项目。所以,学生必须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凭借自己的能力,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在这种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解和探索,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到学习当中,最终完成项目。
第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项目教学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和更广的空间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诱发各个层次的学生,最终所有学生通过协同合作完成所有项目。在项目教学法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激发和带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发挥。教师可通过具体项目对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进行补充,锻炼其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最终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第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独自完成项目有很大难度。为此,一方面,学生要认真投入到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在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及时地向小组成员寻求帮助,共同讨论研究,在沟通交流中相互补充,在思维碰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种群体活动,不仅能够集思广益,还有助于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取长补短,使解决方案得到不断的完善。同时,在相互沟通和了解中,学生也能逐渐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坚守自己观点时说服别人,并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自我控制,逐渐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第五,将项目教学法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可产生组合效能,发挥出更大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育要回归本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加强教学同生活实际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出集文化素养、技能素养和社会素养于一身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下面分别从项目自身与学生主体这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利用项目教学法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项目设置策略
1.生活性、社会性项目的设置策略
不论是从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来看,还是从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都要注意项目内容的设置和选定,既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契合。
生活性策略:在项目目标的制定上融入生活元素。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开展的项目活动具体是指针对存在或发生于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以小组协同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当中,亲身体验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在整个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项目目标的制定既是首要步骤,又是关键步骤,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活动的开展都是紧紧围绕项目目标进行的。为此,在制定项目目标时就要融入生活元素。比如,在组织开展有关对联鉴赏的项目活动中,目标的设置不仅要有对联定义、类型、特点等纯语文学科知识内容,还可加入关于家乡对联或节日对联的鉴赏内容。如此,学生才不会停留在学习对联的基本理论知识上,会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身边生活入手,在调查了解、交流讨论等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拓宽了视野,了解到除对联以外更多的内容,热爱家乡、热爱我国传统文化民俗等情感也得到了培养。通过这种方式习得的知识、获得的情感不是被动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在自己努力完成项目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的。
社会性策略:在项目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需求。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来看,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植根于生活,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加强其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所谓实践性,首要的应该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只有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体现出项目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一旦项目设置的内容无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那么项目的完成就失去了实际效用,因此,要想使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和锻炼,就应将学校的教学活动同社会活动衔接在一起。 2.真实性项目的设置策略
就实际情况来看,真实性策略就是完成真实社会背景下的项目以及任务,其中项目任务一定要保证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确保相应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学习人员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于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创设情景,进而让学生融入到实际情景中。并且还需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人员一定要明白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什么,之后再将现实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去。因此,在完成实际项目任务时,学生一定要认清项目任务的系统性,并长期坚持学习和研究,加强学习人员之间的协作,进而保证学习任务的整合性。
(二)学生能力培养策略
1.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角度
语文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表达、语言组织、口语交际、分析概括、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应用和写作等能力。作为直接接受以及主动实施活动项目的人员,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任务要求进行理解;第二,小组划分,并由组长来合理调配组内成员;第三,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把任务完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具备以下能力:理解任务以及文字阅读的能力;能够对任务进行感性认知,合理分析以及理性的总结和概括;通过合作交流对口语表达进行锻炼等。合理、有序地开展项目,就能够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当然上述几种能力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多数情况下都是相互补充,且共同呈现于教学项目的所有环节当中。一个综合项目顺利完成代表着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经得到了有效提升,比如,让学生针对《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为帮助巴萨尼奥结婚而向犹太人夏洛克借高利贷,从而引发“割一磅肉”契约纠纷的片段进行改编,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学生需要根据视频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进行班级公演、校级公演。
2.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的角度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践行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提高素养,并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作出准确评价,把教材内容作为项目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加入职业能力方面和社会要求方面的要求,进而确定项目任务,在项目要求的设计上力求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往那种重技能、轻素养和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改善这种现状,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