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

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27-03

  一、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笔者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多年,发现当前的地理教学存在较多问题:①教师亲力亲为多,学生主动学习少。学生在课堂上充当“观众”“听众”,教师提出的问题也非常简单,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②多媒体教学比重过大,学生上课如同看电影。部分学生经常等待教师现成的参考答案,课堂抄不完,课后继续抄,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③部分学生只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不会主动地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存在任务创设与学生实际不符的现象,有形式化、简单化、难度大的特点,很难做到分层教学,难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

  二、创设问题链教学的具体策略

  动机理论认为,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而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刺激情境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问题引导式教学应运而生。如果将上课比喻为做菜,一堂课的味道如何,就在于教师何时加调味料。“教退学进”“师退生进”的意识与行为,会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回顾、整理、感悟、总结,从而使学生在“说题”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纠错”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

  1. 鼓励学生说题,建立知识结构

  所谓“说题”,是指学生在认真审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其说清题意、挖掘条件、理顺思路、总结规律,并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

  在习题课中,让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精选习题,并能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学中,教师常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把许多知识与方法贯穿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交流能力,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建立问题征答的开放平台。

  【案例1】期中考试练习

  表1为三地连续2天日出与日落的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以上两题学生出错非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思路不清晰。已知表格中日出、日落的时间,那么应用公式“昼长=日落-日出”求出的昼长时间是当地的吗?(那是用北京时间求出的);其二,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①③两地昼长时间都大于12小时,确定为同一半球,可比较纬度的高低。②地昼长小于12小时,与①③不在同一半球,如何比较纬度呢?其三,基本原理不扎实。表格中给出今日与明日的日出、日落数据,能够对今日与明日的昼长进行计算,如①③昼长在变长,②昼长在变短。但是,对基础知识的调用出现了问题,北半球昼长最长是夏至日,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案例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知识的巩固学习。笔者设计了3个问题:①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一般规律;②完成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分布图。请分别绘制赤道、北纬30°、北纬40°、北极圈、南纬40°、南纬80°的昼夜长短,以及随季节变化的分布图;③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总结,见图1。

  在日常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试题―探究―交流―反思―再教学”,这些环节只是教学模式的主线,而“再教学”环节是基于解决学生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的升华过程,师生共同完成规律:①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②同一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纬同长),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天昼夜长短相反;③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④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⑤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则相反;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⑦越接近二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反之越大。

  2. 设计探究问题,促进知识巩固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些疑点、难点、迷惑点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反思。通过适当训练,使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特点、基本解题思路和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同时,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序号化、语言学科化、观点材料结合化、书写工整化,从而达到科学规范、全面具体、重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的要求。

  【案例3】读材料和图2,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巴西是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国,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试分析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在答题过程中,学生出现很多错误,展示过程如下:

  生1:①有利于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少流速,地表径流减少。

  生2: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亚马孙河全年流量大;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③热带雨林气候,有热带雨林植被广布,有利于含沙固土,河流含沙量少。

  师:请大家讲一讲,以上两位同学的答案可以打几分?理由是什么?

  生3:都不给分。第一位同学对题目中行为动词的理解不够准确,第二位同学对题目中的限定词“热带雨林”把握不够准确。

  生4:第二位同学给2分。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河流水文特征有很多方面。

  师:应该从问题入手,概括起来,对题目的分析应具备以下环节,见图3。

  问题1:热带雨林有哪些作用?

  热带雨林的作用:①调节气候、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净化空气;③美化环境、吸烟除尘;④防风固沙;⑤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问题2:河流的水文特征有哪些?如何描述?

  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水位、汛期、流速、结冰期、含沙量等。

  问题3:雨林对哪些方面有调节作用?

  雨林的调节作用:温差、流量的大小、流量季节的变化、雨季的流量等。

  问题4:题目要求运用热带雨林的哪些作用?运用哪些水文特征?

  教师:构建体系,见图4。

  其实,对于问题1、问题2所涉及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全面,但要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对学生给予鼓励。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3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这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好时机。

  3. 把握纠错契机,拓展广度与深度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专门给学生发放“练习、纠错、笔记”的本子,供学生摘抄典型题、难题、易错题,对于学习的作用非常之大。那么,如何讲解这些错题呢?笔者的做法是上“试卷讲评课”,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且不同于“习题课”。如果考什么讲什么,考多少讲多少,往往抓不住主次。如果只讲正确答案,不对错误进行剖析,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往往会一错再错。那么,课堂中究竟该“评什么”“讲什么”呢?将典型错题收集起来,印发给学生,并附上标准答案,也可以对答题过程进行修改。

  (1)纠错本整理指导。“练习、纠错、笔记”本子的设计因人而异,但有几个环节一定不能缺少,如错误答案、出错原因、知识点、正确思路,最好做到同类题汇总,可用不同颜色的笔对这些环节分开标注。收集题目时,可摘抄,或者粘贴在一起。

  (2)辅导中突出纠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重新解题,尤其是在阶段考、期中、期末等考试前夕及时复习。学生之间还相互探讨、取长补短,甚至到办公室与教师争论。学生的思维灵活、开放,解法多种多样。教师在给学生纠错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挖掘了知识深度、拓展了知识广度。在此过程中,应不断肯定学生的进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通过纠错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 探究梯度问题,兼顾差异学生

  (1)合理的学案容量。学案容量的设计,要保证全班学生都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可将学案分成若干部分,分段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便于学生把知识点学透。表2是分段式设计中的一部分,教师备课时应结合学生实际与课程容量预设时间,不能上课后经常留“尾巴”,让学生感受课程的完整性,这一点在复习与自主学习过程中都应有所体现。

  (2)编制需要的试题。编制试题应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态调节难度,既体现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形成原创试题背景,又结合图表进行知识的交叉,命制新试题。试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提出的问题应该在“学案”或多媒体中设置,再给学生阅读、解题的时间。

  课堂时间有限是大多数教学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既要充分展开学生的思维与交流活动,又要完成课程中所预定的知识和技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讲解答题思路时,教师要耐心听完,不能盲目打断。有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进行引导、提示、追问,但时间不能过久,避免出现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内涵不足的现象。

  (3)恰当的小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显著,深受师生青睐。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差异、个性特点、交往技能等合理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赋予各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便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讨论、质疑、学习。笔者将根据学生特点,将5人分为1组,明确各小组分工后,制定相应的考核规则。

  (4)作业分层设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暂且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A层为资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每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和作业,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事儿做”,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例如,在“地球运动练习”测试时,对3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A层学生必须做完全部试题,限定时间为30分钟;B层学生可以不做第8题,时间限定为35分钟;C层学生可以不做第8、18、19题,时间限定35分钟。这样的要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学习的机会,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符合新课程理念。

  总之,导学案已经把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学案设计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学困生可自主阅读教材,回答基础性问题;中等生可通过小组互助完成思考性问题;资优生可完成探究性问题。教师始终要心中有数,形成问题链,既问“是什么”,也问“为什么”,更要问“怎么办”。以此体现问题引导的本质性、迁移性和创造性特点,还要重视学生生成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良好途径。

  创设问题链教学模式以“三条线”贯穿整个课堂,即以问题为明线、思维为主线、发展为暗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设问、递进提问,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有效往复,增强了教学效果,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非常适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应该以讲授课本为专务,而要为学生创设能够思考、投入的情景,令其自为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提倡以学生提问为研究起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好让学生提出自己最关心、最感兴趣且来自于身边生活的问题。若能坚持这一点,就能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并引导学生合作、分享观点与智慧,做问题递进式的分析,使学习过程成为知识构建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5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