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开放大学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开放大学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5―0057―07

  引 言

  随着电大系统全面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教学改革内容多注重朝完善和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方向发展,但是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的文字教材,仍然是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6月,全国电大教学资源配置与应用研讨会上,研讨了《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材配送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将电大教材发行工作重新定义为“教学资源配送”,定位于“电大教学过程和支持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1]。教学资源配送工作的职责:教材管理单位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内容,将教学资源(文字教材),按照“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标准,保证把学校选用的教材及时、足量地供应到学生手上。

  为了保障文字教材配送工作的开展,必须完善现有配送体系下的两条教材供应链。一条是统设课教材供应链,主要由中央电大出版社提供教材资源,拥有体制内完整的闭合反馈回路。另一条是非统设课教材供应链,由各省一级电大教材发行中心,自主招标选择供应商提供配送服务。无论哪条供应链,都涉及出版社、教材供应商、各级电大管理部门、物流运输等多家单位。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如何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2],是开放大学教材配送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解决配送供应链的问题,不仅需要相关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的支持,还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教材管理信息平台来对教材配送工作进行规范和整合。本文结合福建电大区域云平台的实践过程,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源配送的技术支撑能力,从而全面优化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教学资源配送工作。

  一、教学资源配送工作中的问题

  (一)配送模式不灵活

  教材配送工作具有社会性质,教材流通受到出版社、图书市场的制约,特别是临时应急教材更受市场供应状况的限制。现有配送模式下,省级电大教材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缺乏灵活多样的合作机制,特别是非统设课教材“种类繁多,需求零散”的供应问题,供书周期偏长,很难保证课前到书率。配送渠道的缺乏和改版计划的不明确,导致各级教材产生供应不足或库存积压的现象,教材库存周转成本不断上升。

  (二)配送信息不通畅

  教材配送工作是一个需要对各类信息汇聚、加工和转化成影响实物流转决策的过程。但是现行配送过程中,纵向上,省级电大教材中心与上游教学资源提供和下游资源应用环节之间缺乏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机制,无法提供良好的物流跟踪服务,难以形成连贯的供应链。横向上,教材管理部门与教学、教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不畅,教学计划的维护和同步效率不高,加上学分制下教材征订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造成配送计划无法准确制定。

  (三)配送手段不丰富

  现代化的配送过程,离不开信息化的管理。但是,当前省级电大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建设薄弱,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各级教材管理信息平台独立建设,结构、配置差异性较大,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的信息应用模式。随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的变化,全系统在建和已建成的教材管理信息平台普遍存在扩展能力不足,难以方便、灵活地应对业务发展和需求变更的问题。

  (四)配送服务不到位

  教材配送工作以教学服务为目的,要按时、足量地向学习者提供教材和配套服务。然而现行模式下,缺少教材质量使用信息反馈制度,特别是资源配送信息无法与质量监控系统、招生、学籍管理系统、资源管理、远程接待系统联通,信息上下不畅通,前端招生和后端资源配置缺少联动机制,使得教材的建设、选用与配送环节脱节,导致服务不及时到位。

  二、云计算技术在教材配送领域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虚拟化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对 IT 资源的使用模式,是对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提供无所不在、方便和随需的网络访问。云平台是云计算技术的集成,其核心思想是资源的集约化使用,能够实现对海量资源的推送、多平台之间数据的对接及大容量数据的储存与分析,有助于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与增值服务,满足教学资源配送为学生提供有效资源服务的要求[3]。

  利用搭建云平台的方式,能够促进“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三级管理体系之间联动机制的形成,将配送管理中各类信息流(教材信息、计划信息、学生信息等)和商流(订单信息、财务信息等)在配送平台上高效流通,辅以现代化的物流运输手段,使文字教材及时配送到学生手上,实现配送智能化、高效化、集约化的目标。

  三、福建电大教学资源配送区域

  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一)建设背景

  为提高教材配送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2014年福建电大提出构建省级教学资源配送区域云平台的项目建设方案,并邀请江西、吉林、广州三所省级电大参与。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四所电大教材发行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定位省级电大在全国开放大学教学资源配送工作中承担的角色和任务,深度挖掘省与省之间的业务交集。从整合资源和协同合作的角度进行功能设计,构建了省级教学资源配送区域云平台,提高教材资源配送整体效率。   从管理模式上,参与平台建设的四所电大各不相同,福建电大负责全省各地市县所有教学点的统设和非统设课教材的配送工作;江西电大只面向省内市一级的分校提供教材服务;吉林电大实行企业化运作,对财务功能的要求比其他几家电大更突出;广州电大有全日制在校生,教材中心隶属于教务处管辖,教材配送工作要兼顾满足全日制和开放教育等多形式的教材发行需求。信息化管理方面,福建、江西、吉林三所电大使用的是2001年开发的单机版教材管理系统,广州电大使用的是1998年开发的基于Novell局域网的教材管理系统。这两个系统也是全国省一级电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信息管理平台,但无论是功能设计还是平台架构,都不足以满足当前教材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因此,这四所电大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信息化建设,在省一级电大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区域云平台的意义

  1. 提高教材信息获取及时性

  各省一级电大主要参与非统设课教学计划的维护工作,不同省份在选择非统设课教材或其他类型教学的教材上容易重复。而教材信息获取的渠道也存在差异,教材信息的变更除了责任老师主动提出外,许多都是在学期中产生供应时才容易被发现。加上学分制选修的特点,形成教材供应的时间有先后。因此,教材信息管理维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省级电大率先分享教材信息变更情况,都能减少其他省级电大重新确认版本的中间环节,缩短整体教材信息变更响应时间,教材信息的获取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计划的同步效率。

  2. 共享教材质量评价

  文字教材的使用评价是教材选用建设方面的重要依据,它是教学过程中实际效果的反馈,对教材版本的修订、责任老师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串联起几家省级电大的业务关系后,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供其他各级电大老师互相借鉴。

  3. 整合来往业务

  各级电大之间都有互相订购教材的业务往来。通过使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能促进各类单据的相互兼容和各类业务流程的整合。特别是在开展与中央电大出版社之间的采购对账工作时,可以减少关键节点的人为衔接,提高业务运转的流畅程度。

  4. 提供数据依据

  学分制教学模式下,教材发行的计划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教材管理者。由于各省级电大的业务数据具有共通性,在扩大数据采集面后有助于找出规律,探索配送方式的改革。教材历史发行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超前计划和采购。加强教材征订需求的及时反馈解决机制,采取“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供应模式解决教材需求数的不确定性和配送计划性之间的矛盾。

  (三)架构设计

  区域云平台共分为四个层:基础设施层、支撑层、应用层、客户访问层。架构图见图1。

  1. 基础设施层(IaaS)

  该层为信息平台的运行提供基础保障,为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部署、应用系统运行和信息化建设扩展提供软硬件方面的基础环境,实现信息资源的计算服务、数据存储、负载管理、数据备份。

  2. 支撑层(PasS)

  在基础设施层之上开发在线平台,主要包含身份验证、数据共享、工作流管理、访问控制、数据交换和数据挖掘等几个方面,通过分布式计算环境和分布式存贮环境,提供海量数据采集、加工、挖掘和大规模消息推送等服务。处理结果以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各级教材管理者,为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三级部署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支撑服务。

  3. 应用层(SaaS)

  该层直接面向配送管理供应链中各服务对象和管理人员提供应用服务,如在线选教材平台、计划维护平台、征订发行平台、教材质量反馈平台、供应商管理平台等。所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并安全地将数据存储在云存储中。

  4. 客户访问层(CaaS)

  该层面向终端用户,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云计算服务。云平台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接口登陆云门户,使用权限和享受服务。云平台借助Web2.0技术中的B/S结构,方便用户利用浏览器或者手机实现Web远程访问系统。各级教材管理者,通过专业的条形码扫描设备,时时与数据服务器相连,实现智能化仓库管理。

  (四)组建模式

  区域云平台采取“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组建模式,其功能结构见图2。在公共云端建立云计算服务中心,将教材配送管理工作中共性的部分部署在其中,如统设课教学计划、教材资源、课程资源、信息发布、质量监控等。以省级电大为单位,将业务性强的征订、发行、管理等功能部署在私有云,满足本省电大业务实施中的个性化需求。此举既能实现整体资源的共建共享,减少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又能保证省级电大在发行数据上的安全和独立。

  (五)主要功能设计与实践

  1. 公共云部署

  (1)教材信息资源库:配送资源的标准化

  配送平台信息流优化的基础就是教材信息的标准化。为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所有教材编制唯一的书代号,有利于各类数据的运维和各种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云平台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实现云网内部、中心节点与云端节点之间的教材资源信息的相互同步和更新。既方便各级电大通过书代号从公共云端快速下载配置最新的教材资源信息库,又保证私有云端能及时便捷地提交教材版本变动信息。统一的教材书代号,有利于提高移动设备的识别率。通过扫描条形码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快速定位和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由于使用和中央电大出版社相同的教材书代号,专门针对其现有的征订系统开发了“在线提交采购”功能(见图3),实现本省的采购数据能直接提交到征订网站上的购物车中。数据无缝对接既减轻了工作量,又保证了精确度,提高业务整合度。

  (2)教材质量评价库:规范教材选用

  区域云平台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安卓平台的教材管理APP软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从点到面地收集教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反馈,如实际教学评价、易用性、适用范围等信息。所有历史记录提供多重条件筛选,为任课教师选择优质、新版教材提供参考,并监督和提高教材“选新率”和“选优率”。评价的好坏,也可以为出版社在修订教材版本时提供依据。此外,为给教师提供更好的教材选择渠道,区域云平台还从新华书店总店的信息系统获取了近3年全国各出版社市面上在售的近8万多条优秀教材信息记录,以及从中央电大出版社网站上收集的近5,000条教材目录,共同生成一个最新、最全的教材信息库,供四所省级电大老师在选择非统设课教材时使用,有效避免由于版本较旧等原因造成重复换书的后续环节。   (3)教学计划模块:提高同步效率

  教学计划模块分两级,按国家开放大学下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计划》通知内容统一部署在公共云,使四所电大在统设课教学计划上保证了同步。

  非统设课计划则使用教学计划协同平台,部署在私有云上。将传统的教学计划会稿方式全面信息化,使用类似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中公文流转的方式,实行“一站式”审批流程(见图4)。分配给教学、教务等部门相应的权限,登录系统后对教学计划特别是教材改版计划进行维护,按照“谁负责,谁审核”的原则,强化处理响应的时效性。由此,优化了原有各家教学、教务、教材发行中心三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加速计划的生成速度,为教材管理部门提供充裕的时间开展教材配送工作。利用云平台的信息推送,实现全云网的计划同步。改版教材信息直达各级教材管理部门的系统首页,自动提醒各电大及时做好采购和库存控制方面的工作,损耗大大降低。

  (4)大数据处理中心:提高配送有效性

  云计算提供跨平台的通用数据接口API,实现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及时获取教师的开课信息、学生的学籍信息和学生的选课信息等。与基层单位加强平台上的交流、了解实际学生人数的变化、招生实际数与计划的差异以及中途辍学的流失数等信息,以此提高教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教材管理的计划性。

  云平台精确采集各类业务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生成丰富多样的数据报表。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指导开展下一阶段的教材配送工作,提高业务的决策能力。例如:为了解决近年来教材征订配置率逐年下降的问题,区域云平台通过从教务处获得各单位的“一次注册”学生数,导入系统后统计征订率(见图5),根据结果辅助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

  2. 私有云部署

  (1)方便快捷的征订发行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教材配送管理工作全程信息化,避免传统单据的手工录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平台将各类信息数据汇总显示,随时掌握配送中征订发行数据和库存状况等情况。提供丰富数据报表分析,加强管理者开展业务的协调运筹能力。

  “淘宝购物式”的征订环节(见图6),方便基层电大快速、准确地提交征订数据,便捷地查询各类计划、发行、物流、财务信息。前台征订模块与后台发行模块紧密相连,有利于后台及时处理回告,完善各类业务的衔接。通过手机APP软件和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型媒体的运用,使得配送服务手段更加多样,服务品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2)一体化供应商管理平台:保证课前到书率

  供应商管理一直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授权,教材供应商可以登录信息平台,操作系统生成发行单据。一体化的管理,既能实现征订单自动分拣,监控供应商的发行服务质量,又方便后期对账。此举加强了与教材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提供多样化的供应方式组合。例如:福建电大实行供应商“全直发”方式,解决了非统设课教材供应难的问题,大大缩减了教材配送的中间环节;吉林电大选择使用供应商“半直发”方式,直发几家征订数量比较大的教学点,减轻了工作负担。供应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提高了课前到书率,另一方面又能接近实现零库存的管理目标,降低改版教材的积压风险。

  (3)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强化统筹调配能力

  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实现平台内消息的上传下达,完善各级电大教材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库存信息共享,特别是遇到准备改版或者教材加印等无法及时配送的问题,可以就近省份协助供书,实现跨地区库存调剂,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积压损耗。

  各级电大通过平台推送自建的优秀教材资源,方便其他云成员的获取,拓宽自编教材的发行渠道,提高各级电大建设优秀教材资源的积极性,增强电大系统的凝聚力。例如,福建电大和江西电大共建的茶专业教材,双方不仅可以互相订购,还能向其他云联盟客户推广。

  (六)平台实践效果

  福建电大教材资源配送管理区域云平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一整套教材管理运行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节约信息化建设成本

  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分布式共享,可以将存放于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中的数据和功能通过服务的方式连接起来,而不需改变数据或者功能存放的位置。因此,将有效降低各级电大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提高系统部署的灵活性。

  2. 标准化配送资源

  区域云平台建立一个庞大多样、标准统一的教材信息资源池,方便所有教材管理者按需下载和调用。配送资源的标准化,使得关联的业务数据自动流转,减少中间人为的录入环节,真正达到全面信息化。云服务的可动态扩展配置,使配送过程中增加各类专业移动终端设备的支持以及行业相关应用的集成,从而丰富了配送管理的手段。

  3. 提升配送服务能力

  区域云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的汇集与使用,深刻展示教材配送过程中各类信息数据的内涵价值。例如,征订需求分布、教材配置率等信息是学习者差异化需求的体现;配送过程产生的到货率、差错率、服务满意率等信息是教材管理工作的积累。通过这些结果,为各类教材发行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减少人为误判,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配送服务能力。

  4. 优化配送流程

  区域云平台促进教材配送工作在横向、纵向与相关业务领域、部门以及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方便跨机构和部门的业务流程整合,提高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使教务、教学信息及时转换成教材管理中的决策依据,解决学生数量不确定性造成的教材配送计划不准确和运控失调的问题。

  5. 加强供应链管理

  区域云平台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赋予教材供应链上各成员不同的权限,在统一的平台上操作,达到管理科学化和集成化。由此,使得开放大学统设课和非统设课教材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贯通,加强信息传递和共享,优化控制各自范围内的供应环节,使两条教材供应链有机地衔接在一起,提高配送时效性[4]。供应链管理中透明高效的物流传输,让学生能够方便、及时地得到所需学习资源。   四、开放大学教材配送管理

  云平台的设计思路

  国家开放大学很早就开始重视教学资源配送工作,从2010年全国电大教学资源配置与应用研讨会上研讨的内容可知全国教学资源配送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各级电大教学资源配送能力和管理水平仍不平衡,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时性等方面问题不少,比如资源信息渠道不畅,缺少统一监控、协调管理渠道,效率调控及问题解决机制缺失,不能适应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等”[5]。

  由于全国各省级电大教材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运作模式具有相似性,福建电大区域云的构建为解决教学资源配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整体方案,为推动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教材云配送模式的应用和普及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成功经验。因此,笔者认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也应该且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的教学资源配送云平台,具体设计如下:

  (一)角色职责

  全国教学资源配送云平台由中央电大出版社主持构建,发挥资源配送中“资源供应”的作用。一方面负责所有教材资源库的信息采集更新与教材建设选用的质量把控以及统设课教学计划的维护;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教材发行管理信息系统满足统设课程文字教材向全国配送的管理需求。而省一级电大教材中心承担资源配送中心角色,主要担负云平台中“资源中转”职责,在学生与资源供应商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云平台移动终端的使用方便基层教学点和学生对教材资源的征订和应用。

  (二)平台管理与运作模式

  在平台管理上,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层,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公共主云和各个省级电大私有子云共同建设和管理,教材信息资源由云平台的各个管理机构共同维护。应用层可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和各省一级电大教材中心及相关的教学教务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应用相关模块;客户访问层建立不同权限的客户组,授权规则由所属层级统一分配,以便用户都有一个标准的访问界面(见图7)。

  在运作模式上,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采用分工和协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使省一级电大发挥整体效能。公共云和众多区域私有云之间要加强协调,合理分工,采用分布式计算和冗余存储系统来处理数据。运用云计算的平台管理技术能够使各级电大的服务器协同工作,快速地进行业务部署,及时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使有限的电大软硬件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配送模式

  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教学资源配送工作可以借鉴当当网、京东网上书城的经验,按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进行整合,打造开放大学的“出版集团+淘宝网+移动设备”模式,既发挥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在图书资源建设、出版、发行和物流方面的优势,又具有淘宝网电子商务交易功能,还具有移动终端便捷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功能拓展 [7]。依托开放大学覆盖全国各地区的办学体系,构建一个有能力向全国各个角落提供配送服务的网络平台,将有助于发展新兴业务。服务对象除电大学生以外,还可以将远程教育的精品资源向全国其他院校和广大读者进行推广,全面提升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不断完善云平台的功能,争取与其他高校的教材系统相兼容。在教材资源建设方面与图书出版发行的行业云达成战略合作,将开放大学教材发行工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五、结语

  未来,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省级电大参与到全国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建设中,为适应不同地方电大教材中心的运作方式,云平台需要在新的功能设计、业务流程制定、教学资源采集、机构协同办公、用户服务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设计。随着新系统的部署实施,传统的管理习惯和模式要逐渐改变,对于教学、教务、教材等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梳理,以及人员结构调整和素质能力的提升,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教学资源配送管理云平台的建设,能有效促进教材发行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教务部门、供应商、出版社、基层教学点、学生等多方协作机制的生成。建立切合开放大学多地区、多层次的体系架构特点的云平台,形成面向全国范围的分布式教材配送网络,产生规模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配送云”与国家开放大学“资源云”的结合,实现资源建设与配送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应用与教学服务共建共享,最终达到数字教学资源与配套文字教材资源同步配送的目标[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62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