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途径。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私塾先生们很看重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感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刺激,熟悉的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如笔者教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对于文中描写诗人聆听、感受琵琶乐的重点句段,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当时背景和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诗句,体会文中主人公触景生情、吟诗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在学生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另外,“语感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很多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因此只有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才是积累语感、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二、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教学中,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推敲,理清作者思路和文章表达的情感。耐心期待,热情唤醒,巧妙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一日一招线,十年积成缎”。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会进一步得到锻炼。

  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有的人将“训”机械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老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违背了训示规则的“讲”,一则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则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学生想象力腾出自由空间。

  由此,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体会和感悟。学生完全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和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不可能得到什么深切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鉴赏作品就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如执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就能印证上述理论。这样引导:“作者对待政治失意、骨肉分离非常豁达,能积极乐观面对。同学们,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你苦闷过、彷徨过吗?你是怎样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两名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感受:一名学生由对小学老师的不理解,通过学习这首词后变为理解;一名学生因为家庭亲人的不幸感到苦闷,学习后也变为理解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语文教学来说,通过语文方法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对他们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陶冶有很大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86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