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语文历来都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两种特点,不仅承担着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运用语文教学的美感染学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立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之美
初中语文教材围绕着教学目标,精心选择一些名家名篇,这些经典作品不论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内涵方面都堪称精华,是语言美与精神美的结合体。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代表性的作品,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这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用心感受汉语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时,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老师先给学生们示范朗读,再让学生出声自由朗读,领会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画出自己认为表达优美的句子。学生们认真阅读,分别画出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老师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老师让学生组成朗读小组,小组内进行朗读,总结出每一个小节表达的情感,推选本组朗读最好的学生,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同时,教师允许学生毛遂自荐,挑战班上朗读优秀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朗读,理解了诗人的思乡情感,从中感受到了诗歌的情感之美和语言之美。
由此看来,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述中,亲身体验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受语言句式的丰富多彩,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演绎,感染学生们的心灵,增强对语言之美的认识。
二、借助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以文字为载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意境。老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直观生动展示课文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各种风格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直接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体会文字传达的意境之美,让学生具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美、感受美。
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短片中集合了苏州园林独具特色的景观,配以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在观看苏州园林如画风景的同时,在头脑中勾勒出苏州园林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心受到感染,对苏州园林的美形成独特的感知,了解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美。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们开始对照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学会了发现欣赏景观之美。
由此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运用,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老师可以借助各种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于作品意境之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运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领悟精神之美
语文学习信息量大,形式比较灵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审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学生在参与中感知、体验,不断增强审美的意识。老师围绕着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增强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感受课文的情感与精神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课时,老师先对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围绕着课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进行讨论。由于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认为“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有的学生认为“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学生们在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形成了对白杨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感受到课文赞颂的中华儿女质朴、坚持、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之美,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精美的篇章,刻画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之美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拓展视野,思接千载,在美不胜收的文字中徜徉,学会发现文字之美,欣赏意境之美,感受精神之美。老师需要重视美育,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化身为美的使者,带领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美妙,有效开展美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947.html上一篇:初中科学问题生成教学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