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从宏观角度讲,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起步较晚,没有任何教学模式可参考,又由于它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一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很难借鉴。因此尽快探索一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捷径,为学生轻松学习信息技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讲,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深受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在未上信息技术课时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可是真的上课了,却大失所望,觉得很乏味。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搞好这门学科的教学,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课堂管理角度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该阶段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其纪律性不强,识字有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在一年级中尤为明显。因此,其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学生说个不停的;有东摸西望乱画乱写的;有只想上网、玩游戏的;甚至有吃零食的。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管理好课堂,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手段
有了上面的理论指导,我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观察,以及一些有经验教师的指导,简要介绍一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艺术性的手段。
1.教学导入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情境导入的设计。一个灵活、新鲜的导入往往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比如,在上一年级画图第一课时,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作品欣赏来导入。学生在看完画作后,对画作的作者又羡慕又佩服,还对画图产生了极高的热情,接下来我们就能因势利导,介绍这些画用什么画的,并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信心,于是一堂课就在学生极大的兴趣中开始了。
2.教学语言
讲一堂好课,一个主导性因素就是教师的口才。教师语言的要讲究艺术性,才能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形象性、幽默性等特点。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语言要形象
信息技术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计算机结构时,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感官系统,如手、脚、眼等,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相当于嘴巴,输出来。这样一讲,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可以说形象化教学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教学中可大量运用。
(2)语言要准确精练,语速要得当
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必然要求其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避免学生误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要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3.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否则课堂就会死气沉沉。为此,要灵活多样地选用一些教学方法,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进行灵活的选择和组合。
(1)演示操作
实践课上的操作很多,教师的直观演示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详细地说明并演示操作的步骤。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懂得不多,但模仿能力较强。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电脑或多媒体教学平台,带领学生边操作边学习。
(2)游戏学习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小学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学。儿童的活动和学习都是从游戏开始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把一些游戏引入课堂,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鼠标的操作时,引入“打地鼠”“水果脸谱”等练习型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轻松熟练掌握了鼠标的操作,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3)任务探究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自我探究得出的结论要比教师传授来的印象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学生接下挑战后,自然会搜肠刮肚,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
基于优秀的教育理论,有了实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我想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上我们一定会有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培养出能学习、会学习、爱学习的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109.html上一篇:妙用课题助力教学
下一篇:论幼儿手工课的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