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引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中国正在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并通过了《国家开放大学章程》的制定。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积极推进MOOC课程内容建设,并要求985高校均需开始提供该类课程,并给予相应课程制作补贴。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社会在社会形态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凭借着大数据、云计算、便携式移动互联终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都掀起了巨大的革命性浪潮[1]。在教育领域,在线教育早就已经结合的互联网,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技术,推出高互动性与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在线教育服务及产品,提高用户黏性,避免跟风与概念化投资。
即便如此,能够100%完成一门慕课并拿到课程证书的学生,在我国仅占5%。在全球,以coursera为例,它的课程完成率也只有10%左右。未获得慕课证书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网站提供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不畅通;慕课缺乏互动;没有学习环境,学生缺乏毅力;视频缺乏吸引力;学习体验感差。因此,根据目前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脚踏实地地构建一个强交互的、更具本学校、本学科、甚至本门课程特色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2]。
无论是MOOC,还是各种其他的在线教育,不管界面如何友好,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绚烂,最终吸引学生的一定还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教师的职业素质。也就是说,最终吸引学生进入教室并专心学习的一定是老师而非其他。所以,除了平台建设以外,本项目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连贯性都做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其实,对于在线教育,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以及在此环节下线上线下的“强互动”。大众的在线教育平台由于缺乏普适性,也不可能针对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相应的调整。
C语言云教学平台建设是一个集实验资源建设、展示、管理、共享、交流和服务于一体的虚拟化平台,利用虚拟机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操作、考核、评价和反馈等多种功能。打破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能获得教学资源,大幅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做到应用跟我走、桌面跟我走、数据跟我走,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访问。
图1为C语言课程私有云教学平台的示意图。
C语言课程私有云教学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基础、进阶、提高三个层次的学习和实验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使用虚拟机和多种虚拟实验软件进行课程实践和自主学习。系统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基于此“强交互”的特点,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方法、内容做及时调整。图2、图3分别为C语言教学实验系统首页和某一个教学资源页面。
二、基于云技术的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1.教与学的节奏均提前一个节拍。公共课学生人数较多,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教师很难提前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此云平台,教师在进入教室前,通过“课前预知”环节就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状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环节的薄弱之处,以便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经过2014秋季学期的实践,学生反响良好。
2.自主学习,反馈及时。利用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微视频可以重复收看。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点之后,通过测试题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生提交答案后,系统对学生的错误、疑问直接进行反馈。学生可以根据反馈再次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传统课堂上理论知识只能“听一遍”的缺憾。
3.教师的角色逐步由“讲师”变为“导师”。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学平台上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时间课题以及相应知识点的联系,学生是在已经掌握本节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到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提高。教师根据实验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将学生普遍理解有困难的部分做详细讲解,并能够举出大量实际例子供学生实践和提高。
4.平台记录所有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大数据,为以后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做支撑。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上课知识点讲解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5.多种媒体形式的课件资源建设(文档,链接,音频,视频,动画)。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逐渐变成主动的去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参与实践。
本实验平台以高校管理实验教学资源为原则,以“教学实践”为核心功能,基于云计算技术、虚拟机技术,通过环境模拟实现多形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虚拟仿真实验功能。平台提供灵活、开放、规范的实践载体,对实验/实训软硬件及实践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过创新的真实、虚拟仿真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开放的实验状态下完成从单项认知实训,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实训,并通过对实践过程及成果的全面跟踪,进行实时的监督、管理和辅导,将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相结合。
本实验平台打破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时空限制,提供智能化开放“虚拟实验室”教学环境。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能获得教学资源,大幅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学习。将电脑、手机等终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电教室、办公室等固定场所解放出来,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做到应用跟我走、桌面跟我走、数据跟我走,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访问。
三、结语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冷静应对。要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网络为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始终要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而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3]。总之,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随意冲击”,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本质出发,提出真正的需求,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