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高职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缺乏。
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既需要配备相应的场地、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又需要必要的师资、实训指导教材等软件支持。如电气设备操作、运行检修作业流程等,这类实践课程需要学校大量进行设备设施投资,一般学校很难承受,即使有能力进行设备投资,但由于这些设备的维护成本比较高,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投资效果也较差,因此造成校内实训场地欠缺。同时,虽然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由于学生数量多,而校外实习基地能接纳学生实习或实训的数量有限,造成实习基地数量相对不足。此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不配套、产学研结合差、缺乏配套的实训教材、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这些实践教学基本条件的欠缺,都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
电力技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认识实习、校内专项模拟实训、岗位技能综合训练和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于投入不足,缺少实践教学的场地设施,更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等保障,使得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项目不能有效执行。如有的学校没有物流认知实习和校内专项模拟实训环节,即使有,大多也是采取教师理论式的讲解或进行简单操作演示,学生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更多的学校缺少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真正进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多半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主实习,既没有统一的组织,又无跟踪指导,实践教学效果弱。
3.实践教学管理措施不到位。
如何监控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如何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完善实践教学的重要工作。在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有的没有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有的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执行流于形式;有的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诸如此类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异。
二、原因分析
导致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没有开展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操作性特点决定了课程建设必须依赖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必须与企业一道共同开发实践课程。
首先,从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上看,实践操作环节多,内容综合性强,包括运行、检修、维护、操作、试验、保护等,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要精通每一个环节,不但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训练,这就要求实训设备跟得上,实训时间跟得上。而纵观高职教育,只有三年的培养时间,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学理论,第三年就要顶岗实习或找工作,这就出现了实践教学培养时间分配的问题,只能在学期中穿插,没有一个系统或体系。
其次,从实践教学的层次上看,许多环节需要企业的参与。电力技术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是单项技能要求,而且属于纯操作技能训练,一般的单项模拟实践教学就可以达到教学要求;而对于系统的综合性操作,诸如变电站运行、调度等实践技能的训练则只模拟远远达不到要求,必须到现场参观学习,或者对现实的设施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还有一些实践技能属于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比如运行事故分析、信号处理、设备缺陷处理和查找,这些实践环节一般具有系统性,单独操作不能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必须从系统角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分析,这类实践课程就不能靠简单的单项训练或现场参观来实现教学目的,必须有企业参与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
可见,有效的实践技能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企业的合作。
三、改进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力技术类实践技能课程建设改进办法。
1.校企共建电力技术类实践课程的思路。
要从机制上彻底改变原来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但从宏观上,还要从细节上进行合作,具体思路如下:首先,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切实发挥好指导作用,由他们对每届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方向,制订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其次,在基层教学单位成立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实践课程开发小组,学院划拨专项资金进行实践课程内容的项目开发,同时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开发过程的有效监控,及时完成实践课程建设的验收。
2.校企合作共建电力技术类实践课程的策略。
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共建实践课程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把培养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专任教师为依托,要求专任教师必须每学期有两周以上的时间在合作企业兼职或参加培训、实习等实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在锻炼期间,专任教师一定要与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一起进行实践课程开发与建设,同时享受良好政策支持。 (2)以合作企业的实践任务或模拟任务为中心构建实践课程内容。要把必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融入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构建和能力训练,包括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形成等。
(3)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体系是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参观见习、现场调研、专家讲座、课内项目实训、校内外模拟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等课程组成的。因而,在校企双方合作的条件下,要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策略,逐步建设实践课程。
3.校企共建高职电力技术类实践课程的保障措施。
校企共建实践技能课程涉及校企双方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校方应主动地调整或创新组织与管理制度,出台一些基本的保障措施,如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技能课程建设资金;改革与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调;制定新的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制度;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对考核方式及内容进行改革等。
四、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启示
总结我校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教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按校企双赢的思路寻找长期稳定、优良的校外合作企业是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的关键。
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企业拥有的设备设施资源和相关的环境、人力资源,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自身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不可能长期免费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和兼职指导教师。因此,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时一定要树立双赢的思想,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建立企业实训基地、技能比武基地、举办电网技能比武活动等方式,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通过与学校课程共建享受到人才培训、资源共享等优势,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学校借助于企业资源搭建一个真实的实践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双师型”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选派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企业实践和项目研究,努力使其成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引进“双师型”教师,或外聘具有实践经验的业界行家里手、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力量,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既能按照电力技术类专业的岗位标准指导学生开展实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能够提供物流典型案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企合作编撰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教材是规范实践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措施。
目前,我校部分实训课程已具备了实训教材,体系构建初现端倪,对于实践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企业界人士参与不够,加之我国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配合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急需编写相关的规范实用的高职实训教材和实践指导手册必不可少。只有通过与企业人士合作共同开发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材,才能规范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