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新课标也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估算教学在内容安排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却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如,笔算175×6时,有学生算出的结果是650,却检查不出此题是错的。如果这些学生有估算意识的话,只要进行估算就知道乘积大约是1200,计算结果650很明显是错误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估算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将估算应用于数学计算、生活实际中。
小学数学如何落实估算教学,如何真正体现估算教学的价值呢?
一、创设估算情境,体验估算优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估算教学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小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教学必须创设合适的情境,并在情境中逐步渗透。
在教学“加、减法的估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胡涛在文具超市里,选了书包和笔袋两件物品,一个笔袋的价格是16元,一个书包的价格是7( )元,妈妈带的100元够吗?在这个情境中,书包价签上的个位数字不清楚,学生不能顺利计算,有学生开始试图思考另外的策略。很自然,有学生就想到了利用估算解决问题:书包的价格是70多元,将书包价格估大,看成80元,笔袋的价格是16元,80+16=96(元),妈妈带的100元够了。我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表扬。这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估算解决问题的优势,用估算可以解决笔算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挖掘估算资源,拓展估算空间
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在数学教材的许多领域留下了足迹,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在精确计算教学中,可以渗透估算,如3612÷12,学生在计算时容易漏掉商中间的0,如果先估算一下,3600÷12=300,所以3612除以12的商应该是300多一点,这样既避免了计算的错误,又培养了学生在计算前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也可以渗透估算,如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估算出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在统计知识教学中,估算可能性的大小等。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估算资源,将估算渗透于精确计算,渗透于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等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拓展估算的空间,更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处处需要估算,更体现了学习估算的价值。
三、落实基础知识,掌握估算方法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只有掌握了估算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估算。当然,掌握估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取整估算法:如,估算718+179时,可以把718看作700,把179看作200,即718+179≈700+200=900。
化整为零法:如,估算运动场上的人数。可以把运动场上的人大致分为几份,先大致求出一份的人数,再进一步推算出运动场上的总人数。
根据规律估算:即根据数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如,在自然数范围内,两个数相加的和不小于任何一个加数等。
区间框定法:如不用计算,判断38×19=3532算得对不对。仔细观察后可框定19个38的得数应该小于20个40的得数800,原式的得数为3532,所以原式错。
四、引导交流评价,调整估算策略
估算的方法很多,但并不是任何的估算方法都是合理的。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小比较合理,有时把一个或几个数估大,把另一个或另几个数估小比较合理,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但也要注意对估算结果进行调整。
如,每支钢笔8元,买48支钢笔,带400元钱够吗?学生解决此问题,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48×8≈50×8=400(元),400元够。(2)48×8≈50×10=500(元),400元不够。(3)48×8≈48×10=480(元),400元不够。第一种把大因数48看成了50,由原来的8个48变成了8个50,估算的积与准确积相差不大;第二种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由原来的8个48变成了10个50,估算的积就比准确积大了很多;第三种把小因数8看成了10,由原来的8个48变成了10个48,估算的积与准确积相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及时调整估算策略。
总之,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估算教学,需要教师成为教学的有心人,努力去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题材,为学生积极搭建估算的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估算,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这样才能体现估算教学的真正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391.html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下一篇: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