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教育为立国之本,人才乃强国之源”。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合理开展以及国家高素质人才的正确培养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是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的教育内容。只有紧跟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育教育工作不只是学生身体素质能否全面发展的保障,也是我国一向重视的德、智、体三项教育内容之一。其中以青少年作为 主要教学对象的初中体育教育又是体育教育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学生对体育教学现状的认识做出调查,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需要,以及对教师态度的一些看法,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材料分析法,对本校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形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有学生对体育的态度等等。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20人,发出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
二、讨论与分析
(一)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期望
(二)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形式
(三)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四)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和实践
(五)学生对男女生分班上体育课的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直接受到教师教学态度和言行的影响。初中生刚好在儿童和少年期的交接之际,他们总觉得自己已不是儿童了,而是长大成人了,希望老师能尊重和信任他们。但是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引导、启发和鼓励的方法,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采用命令或训斥的方式,反而使学生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
(2)以上问题反映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既希望自我独立,表现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气概,又要求教师寸步不离地指导,用“保姆式”的教学为好。
(3)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较正确的,因而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反映着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自尊心强。但自制力差,情感强烈而容易冲动,这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利用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体育动机,使他们经常地、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4)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体育的刻苦性、自觉性和意志力不够。对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首先是怕苦、怕累、技术动作差、有畏难情绪等。因而,教师应对他们进行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保健、体育卫生知识的教育。
四、结论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又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时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处于不稳定阶段,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应考虑当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一些偏差,需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对体育课有积极的兴趣,健康意识得到增强,但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上存引导。学生对于体育有自己的认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对于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等方面仍不是特别满意,而课外训练项目和体育竞赛也没有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校体育工作中第二课堂、课外训练课、体育竞赛课都取得很大程度的收效,但学生对于现代流行体育项目的需求及体育素质训练的长效性一时还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中学生把参与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少一部分学生为了体育成绩、课时需要主动接受体育活动。
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来促进学生各项生理机能的协调发展,逐步提高生态的适应能力。因此,在了解学生的体育心理需要后,就要在教材的选择和教法手段上符合学生的心理因素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五、建议
(1)教师在课前要针对学生课堂上可能产生的问题,选用一些简易的,学生力所能及的辅助或引导性练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教育。
(2)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熟练、协调、优美,使学生增强信心,激发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课堂上或课外体育活动中应加强保护与帮助,消除学生恐惧心理。避免因恐惧心理而造成错误动作或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不要太过死板,会导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下降。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真诚地指出学生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切不可用挖苦、歧视的方法,以防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确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制订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强化科研意识,使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培养竞争、合作与创新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615.html上一篇:创新作业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下一篇: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