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校长应确立科学的现代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包含了校长的学校管理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决定着校长的办学目标、过程及方法。同时校长应积极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在对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背景等作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二、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常规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必须重视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来重新修订制度,分为行政、教学、少先队、后勤等四个面若干个点。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在全面考证,借鉴外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实施年级管理,形成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的德育管理体系,校长室―教务处―学科教师的教学管理体系,校长室―年级组―班级的年级管理体系。围绕一个中心实行三线管理,使管理者、被管理者结成共同体,调动领导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的制订是为了规范教师而不是为束缚教师。要在制度允许范围之内,留有让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要达到规范的目的,不能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只有落实才谈得上规范,才能真正管理好教师。校长与教师间一定要约束与激励并举,服从与协调共存,求同与存异同在,这样才会彼此信任,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工作。
三、要有强化的教科研意识
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教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首先,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用心去研究管理工作,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去引导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带动学校的教研工作,朝着课题化、科研化方向发展。其次,作为管理者要努力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运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一是拓宽常规管理的视野和范围。不仅要抓教师教、学生学,而且要抓课堂效果、教学组织工作,还要抓好教务行政工作和非常规的管理。二是在严把静态要求关的基础上强化动态管理。新课程的出现是一项新生事物,它的开发和实施存在着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经常会打破已经形成的秩序、平衡和稳定状态。学校管理者,要能够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随机制宜地展开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与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把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得最佳的效果。三是在工作进程中要逐步实施多层次、分类别管理。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师作为科研对象,要把行政管理方式和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运用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统计、教育实验、教育诊断之类的技术和方法。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行多层次、分类别管理,以寻求学校管理中的新方案。由此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育人目标的实现。
四、要有先进创新意识
管理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意识和管理两个层面上。首先是意识创新。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管理工作者就必须以长远的、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认识和理解新时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是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对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新时期教师素质的要求,学生素质的评价,学校德育社会化,老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青年教师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提高办学质量的关系,学校网络化管理等,都将成为我们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管理者必须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去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总之,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不急于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优化。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