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王维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开元、天宝年间,可以说是“欣逢盛世”。王维能诗善画,通晓音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诗,在盛唐山水诗派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较少有人了解他也写过边塞诗。他写的边塞诗为数不多,但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能够较好地表现当时年代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其中所描写的异域风情可以给学生们带来神奇、美好、高雅的审美体验,是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眼界、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时重要的资源。
王维的边塞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纪实”之作,一类是“悬想”之作。王维一生曾有两次到过边塞,他的“纪实”之作,大都记述边塞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在诗篇中渗透着深厚的爱国激情,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染和影响。王维第一次出塞是到凉州(即今甘肃武威)去,他的《使至塞上》一诗就是写于途中之作。
诗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一篇纪实之作。一二句说明出使的目的地,是要经过延泽的。三四句的“归雁入胡天”恰好说明时间正是夏初,一群群去秋南归的大雁又飞回来了。五六两句,写的是沙漠傍晚的景色――遥望无垠的大沙漠,远处的烽火台上,已燃起平安火,一缕青烟,上冲云霄。诗人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上游的落日,洒下一片金黄的网,笼罩着平静的沙原、长河,色调是匀称而和谐的。七八两句诗人追述他走到萧关时遇见从前方回来的军士,得知我军已获大胜,猛追逃敌,深入吐蕃境内的消息。这里用窦先登燕都山刻石勒功的典故,来赞美取胜的军队将领,既自然而又贴切。
王维对边塞人民生活也非常关注,《凉州郊外游望》一诗是写祭祀田神的: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另有一首《凉州赛神》是七言绝句,写赛越骑神的: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反映出当时边民的风俗习惯。首先是人烟稀少,作为村庄来说,住户稀稀拉拉,多是独立家屋,连个邻居都没有。此外过路的人就更少了,所以说是“少行人”;其次是距离边境甚近,站在山头上都能看到敌人的活动;其三,当时的边民还开化未久,他们迷信神灵;其四,边民能歌善舞还会吹奏乐器。
借这些诗歌,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表现祖国边陲无比美丽、无比壮阔、无比神奇、无比新奇的异域风光或异域风情的美丽画卷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到异样的风土人情[1]。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美好、高雅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边疆的向往与无比热爱,激发他们为建设祖国边疆、保卫祖国边疆而努力读书、潜修专业的壮志豪情。
后来王维任御史期间,曾出使榆林塞,途径新秦郡、榆林郡,这是他第二次亲到边塞。现文史中仅存《榆林郡歌》、《新秦郡松树歌》两诗,皆是纪行之作。
《新秦郡松树歌》云: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这首诗写于新秦郡,单没有反应新秦郡的任何事物,只是借新秦的青松以自喻,表达自己的心迹,愿意象青松那样高洁,那样悠闲,并相信自己的情操高于一般人之上。
《榆林郡歌》云: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这首诗只是就眼前景色淡淡几笔,却包涵着诗人千丝万缕的情思。“伤客心”,客心为何而伤呢?这里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辛酸、愤懑。今年的春草又绿了,黄河依然翻腾地向东流着,可人呢?老了再也不能年青,边塞上的游侠少年不是连汉使都认不出了吗?给人一种山河依旧而人生犹如白云苍狗的感觉。
这两首诗没有写出半点边塞的风光,但必须承认,是由于他到了边塞,在边塞风光刺激下有所感触,才写出这两首诗的。因而也应该算是边塞诗。只是这两首诗给教师和同学们感受更多的是诗人还是擅长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即使是身处征战杀伐的战场,耳听的是鼓角争鸣,落在笔端下的诗歌依然带有山水诗的清雅与悠然。
此外,王维“悬想”之作的边塞诗,写得也很出色,说明诗人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如《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吼,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这首古诗,仅仅八句,却写出了一个战役,从出师、渡河、厮杀,直到归来报功,极尽概括之能事。诗的倾向性也比较鲜明,反映出诗人忠君报国的思想,但就诗的内容来看,都是诗人想象中的场景和画面,概括性强却毫无实感。
又如诗歌《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戌断无烟。这是一首咏史诗,根据当时的情况,匈奴入五原、酒泉,攻击唐王朝部队。诗歌取材,基本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件。王维之所以要写《陇西行》,意在揭露征战之苦及同情戍边士兵之背井离乡,又怜悯离妇的孤独哀怨。诗人的创作意图十分清楚,只是借古喻今而已。诗中所叙述的情节,同样是出于想象,并未亲身经历。 王维还写过一首《燕支行》,题下有一行标注――“时年二十一”,这就说明他写这首诗时,根本没有到边塞去过,更谈不上参加实战了。可是诗中描写的战斗场面,又是那样的令人惊心动魄: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诗中出现的形象主要是靠想象而塑造出来的,不能视为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诗人明明没有亲身经历,却依然写得那么威武雄壮?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上述边塞诗,引导学生明白:豪壮的英雄气概、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传统道德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格尊严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是自我生命价值在社会群体或政治集团中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2]。
与此同时,必须向学生指出的是,王维的边塞诗虽有“纪实”与“悬想”之分,但就其创作思想来说则是一致的。自唐朝立国以来,至唐玄宗开元年间,从总的趋势看,大唐帝国在边境上始终采取的是开拓的政策,这种赞赏军功、效忠君国的思潮,激励着所有人。所以即使是文弱的书生,也要写上几首边塞诗,一方面是表示自己忠君爱国的态度,一方面也是适应社会思潮。王维的边塞诗正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之下写出来的。如他的《从军行》《陇西行》《陇头吟》《老将行》等诗,都是写在他出塞以前,就是极好的例证。
当时人们以皇帝为尊,认为忠君是最大的光荣。骆宾王也曾经在诗中说: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技君王识,谁惮三边征战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此重视帝王的“一顾之恩”,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王维的诗里,同样存在着这种思想,如:《从军行》里说――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老将行》中表态――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燕支行》更是信心满满――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在这些诗歌的背后,反映出诗人是赞成开边政策的。在这一点上,他与杜甫的看法不同。杜甫认为: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出塞》)还说: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两位诗人都是爱国的,这毋庸置疑,但他们的政见大相径庭,这其实也没有可以奇怪的。王维认为开边就是保卫国家,这一点他在《送刘司直赴安西》说: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在王唯看来,和亲是有损国威的做法,应该反对。所以他主张:“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还不够,他甚至主张必须迫使外国投降,他在《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里说: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诗人过到河西,对凉州以西各个小国情况比较熟悉,他认为应该迫使那些小国学习匈奴昆邪王,率众降汉。
边塞诗描写将士们的征战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重大行为,诗歌内容也包括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的各种矛盾,如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戍边将士建功立业思想与思乡之情之间的矛盾、舍身报国与苟且偷生的矛盾等。边塞诗中还表现出人性中共有的各种情感,比如民族情感、乡愁、爱情、亲情、友情等。学生们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此处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其思想的健康发展。当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面临外敌入侵需要我们戍边卫国的时候,需要我们奉献热血甚至生命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诗人一样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危为重,慷慨报国[3]。封建帝国的皇帝已经消逝,但是诗人“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勇武精神、热爱祖国边疆、保卫祖国边疆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却与世长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前赴后继,投身国家的建设。
总之,诗人的见解毕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的局限性,且不论他的见解是否正确,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就是他志在维护国家的尊严,热爱自己的国家。而正是因为以爱国思想作为创作思想的基础,所以即使是他凭借想象而作的边塞诗,也能写得有声有色,异常感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870.html上一篇:微分几何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