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建构高效课堂的课堂提问。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把有效的课堂提问作为设计教案的切入点。在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时,思想品德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实际方面了解学生。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提问教学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提问进行阐述。
1.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提问设计要求缜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括七个方面:何处提问,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如何提问,提问谁,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评价等。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一般来讲,开学初教师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上一节课而备一节课。
2.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提问对象要观神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嘴巴微张,身体前倾,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托腮挠首,“举头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谓之“低头思故乡”,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回答。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如果这节课教师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所需要的对象。平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提问要适时、适人,将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学生,将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基础好的学生。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多是由鼠标来控制的,所以操作方式受到了限制,借助信息技术的放大作用和遮挡作用来展示教学重点,对细节的、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放大,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反馈学习的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反馈信息的功能,所以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进行习题的解答,然后电脑把学生的答案传输给教师,上传之后学生就可以看到自己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同时教师也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回答内容,电脑可以自动统计出学生的正确率。这样既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统计出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学生不懂的内容再次进行细致地讲解,对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内容进行重温和练习。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能将思想品德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来,给学生的探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保障。
三、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
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也叫分组教学,就是教师正确分析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素质相当,或者素质基本接近。分组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分的组别为单位,将小组区别对待。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要在分层评价中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分层评价。对单位组别和学生的评价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学生之间的生生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贴近于学生实际情况,因为学习小组内的成员之间比较熟悉彼此,评价的时候比较中肯。还可以采用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会使学生增强自信,促使学生积极上进,不断放大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特长。还可以采用家长评价的方式,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也是第一任老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比较长,家长评价还可以实现家校共建的目标,形成教育合力,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采取过程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用成长记录来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探求自己的闪光点,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总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就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同时要把重心转移到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3974.html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