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道德传统深厚的国家,素称礼仪之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不良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校园,而学生难以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界线,经常对一些“新”却腐朽的事物产生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情动情,以认知为基础,晓之以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使行为有正确的方向,具有实际效果。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德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全面地、健康地成长。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汉语具有明?白、精确、富有灵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像力,它的创造能力也非常强,数量有限的汉字却组成了无穷的词汇,而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更是魅力无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思想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篇目,不少都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思想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让学生信仰并追求科学真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3、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描写亲情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里面记叙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真挚感情。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默默地去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继尔,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的思想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四、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应注意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例如,讲课文时,可使学生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可以配上与课文相适应的资料,用朗读制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有效的。比如,《中国石拱桥》绝不仅是要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结构原理,它在文章的结尾写到:“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还有“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2)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科学地组织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事的主体活动,它以学生主体的和谐发展为主旨。明确了课外阅读的作用和意义及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才能让课外阅读有效而充满活力。课外书读得越多,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课外阅读也是发展每个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的重要手段。人们把书籍比成知识的宝库,那里有历代祖先和当代有识之士心血的结晶,通过阅读从书籍中去汲取营养,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内引导学生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授予学生课外阅读技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2、教师的自身德育的学习
教师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实施平等德育,文本解读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上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因此显得格外的重要。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鉴赏的效果。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师与生并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相对富有者与权威,因此教师应该承担阅读的“组织者”与“促进者”。阅读教学应该应该指导学生是立足文本,借鉴教师感悟思想情感的方式,细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阅读情感提高阅读质量。
于漪曾指出:“长期以来教师都从教出发,现在要转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会学语文,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而是学生学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一定要让学生读教材,再好的教材读不进去也是没用的”。《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指人格意义上的平等,与专业角度来看的“组织者”、“促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综合以上思想,中学语文德育教育的体现,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其内在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同时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厉复东教授说:“强调语文课程的德育,一是指要深入挖掘祖国语言当中的文化底蕴和本民族的价值体;二是指要以人为本,指尊重和发展个性,丰富生存指挥,提升人生地境界,培养健全的人格三是指要教出情感、美感,注重体验感悟,注重熏陶渐染。”几年来,我一直在我的教学中努力实践着,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清醒地、有责任感的意识到我们肩负的重任,要做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服务于学生发展为已任,身体力行的在语文教学中注入德育思想,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一个研究型、事业型的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积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4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