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人将多年《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与“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
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的备课包括教学设计以提炼结构化问题为主,课堂上以问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围绕问题实现师生互动。老师开始上课就以结构化问题表达教学思路、呈现课题性问题或任务;学生探索教学思路问题,若学生能猜想验证并能得到正确结论,老师则以学员的身份做出小结或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并提出相关子问题,若学生遇到困难,则老师采用变换问题的方式帮助、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直到学生能得出正确结论;课堂终结阶段中,提供一个具有促使学生把新概念、规律与原有知识体系协调一致功能的问题;临下课前,还可以提供下节课的结构化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二、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包含“问题的设置――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反馈――提出疑问”的纵向开放结构,在实施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小型的“课题研究”过程,带有探索的色彩,为学生独立求知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有利于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在“RL串联电路”这一节课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授课伊始,我会以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日光灯是我们常见的物体,同学们知道它的电路结构是怎样的吗?其实日光灯就是最常见的RL串联电路,它是把镇流器(电感线圈)和灯管(电阻)串联起来,再接到交流电源上。让学生们搞清楚电路的连接形式后,提出第一个问题:镇流器两端的电压和灯管两端的电压之和为什么不等于交流电压的220V?这个现象和我们之前所学的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为什么不一致呢?学生如果有疑问,就用下面的子问题予以提示:交流电路中,用仪器仪表测出的都是电压的什么值呢?通过分析大部分学生能搞清楚测得的镇流器(电感线圈)两端电压和灯管(电阻)两端电压都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两者之和并不等于电源电压的有效值220V。此时应提出第二个问题:从电压的有效值的角度分析,镇流器(电感线圈)两端电压、灯管(电阻)两端电压和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三者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呢?学生若感觉分析起来有困难,就用下面的子问题予以提示:(1)纯电阻和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分别是怎样的呢?(2)交流电路中,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的瞬时值仍等于各串联原件电压的瞬时值之和,这一关系请同学们作出其向量图。第二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应适当多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自行分析,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作图得出电压的直角三角形关系。此时应提出第三个问题:RL串联电路的阻抗应满足什么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这一特性,将电压三角形三边同时除以电流,同学们能很快分析出阻抗的直角三角形关系。此时应提出第四个问题:RL串联电路的功率应满足什么关系?仍然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这一特性,将电压三角形三边同时乘以电流,同学们能很快分析出功率的直角三角形关系。
通过上述四个问题的提出、分析及解决过程,RL串联电路的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及功率三角形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本节课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长,思路不受限制,所以能将概念理解的更深,知识掌握的更牢。
三、结束语
任何课程教学效果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使学习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课堂充满生机。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亲自经历构建新概念、新规律的完整学习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6479.html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下一篇: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数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