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历史学的特点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学科交融化的特点,它从古至今,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相互综合、相互渗透,形成渊博的知识体系;它具有认知结构多样化的特点,历史不是孤零零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它是整个世界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具有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的人类文明进程,这就要求对于历史的学习要进行多角度分析思考;它具有思维方式批判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够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多角度分析事物与其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以理性的情感和辩证的思维逻辑形成对人类发展的整体记忆。
二、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素养教育的关系
1.两者关系概述
人格素养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是区别于他人独立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格素养具有形成过程的多变性、即成之后的稳定性和指导行事的功能性。人格素养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批判性思维提供合理科学的思考方式,以及积极的正面的事例丰富精神世界。所以人格素养教育需要有大量先进、积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正面“英雄”占领人们的精神高地,同时需要有一种辩证性的批判思维作为引导,使人们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合理、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历史教育是以历史事例、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对这些史实的理性、科学分析与传授,在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理性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通过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引对学生进行人格素养的教育。
所以,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素养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决定性的联系。理性、科学、多样化的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授予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创新型、批判性思维,帮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对于健全学生人格素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应试化、功利化的历史教学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起到消极作用。
2.历史教学对人格素养教育的作用
2.1广袤的史学天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人类史最早开始于500万年前,人类文明史最早开始于7000年前,我们华夏民族也有着5000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为民族存亡凛然就义的英雄豪杰;有为国家兴旺励精图治加以改革的仁人志士;还有坚持真理、不畏权威迫害的英勇智者。这些史实、人物都是为学生传递正能量,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全、主流人格素养的好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对于优秀的、崇高的、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行为加以肯定,对于阻碍人类进步、不顾民族大义的反面行为加以否定。从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弃恶扬善,并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引导他们培养高尚的人格,以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楷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2.2多元的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历史学是以“人与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复杂性。历史学的这一特点使得中学的历史教学必须用多元的思考角度去分析同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同一个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理性的结论。
比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我国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被慈禧重用的汉臣曾国藩、李鸿章血腥镇压,同时他们大兴洋务,是清末的中兴重臣,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外国列强在中国掠夺资源、瓜分土地,但是在近代中国资本化的过程中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同一个人物,同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是非曲折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多元化的角度给学生分析一个事件,一个人物。这个多元角度的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辩证性思维的过程。在讲述历史事件时,用多元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带着批判性的思考角度学习历史,总结结论,逐渐形成批判性、辩证性的思维方式,使其形成不偏激、理性的人格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 培育健全人格
如今的历史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模式比较僵化,方式较为单一,从而不利于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如何推进历史教学,以便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历史教学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本人根据多年历史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完善历史教学以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做了创新性的探索历史学是一门具有浓厚的人文化气息和灵活性的学科,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以增添历史课堂的生动性。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时,采用“穿越时空”的方式情景再现。模拟巴黎和会,同学多方分组进行谈判辩论。在辩论之前学生们要分组整理资料,辩论的过程里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情景再现,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历史课堂上,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出假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从对历史事例的学习提升到总结历史观点的高度,并在这个假设讨论的过程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如果成功了,会不会改变近代中国的屈辱命运;没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是不是能够领导近代中国走向独立与富强;通过这些假设性的讨论,学生可以认识到即便这些假设成立,但是由于历史的阶级局限性和外界多种因素影响也改变不了这些事件最终的结局。这些假设性的讨论不仅让学生了解一个历史事件是由于多个原因综合造成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养成博学多思的习惯,培养他们多元化、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科学地思考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