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中学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教育部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功能及任务的规定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鉴别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至少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功能:
1、教学功能
(1)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整合,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知识传授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板书为主,有限的课堂局限了学生对更多信息的获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所学知识信息化,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借助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将所授知识呈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2)信息技术课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信息技术课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其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更加有兴趣去学习,也会更加主动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
2、育人功能
(1)信息技术课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信息的表达方式,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交互性,构成了信息传递与接授间相互的、实时的交流,信息技术超文本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条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变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课程。
(2)信息技术课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查漏补缺、开阔视野,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学。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通过描述、展示、对比、实践操作和联系实际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3、社会功能
(1)信息技术可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生活的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信息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穿插、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就能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2)信息技术课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灵活性、实践性以及综合设计性都是非常强的,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知识技能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使知识得到及时印证,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知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百分之三十的课在机房,百分之三十的课在多媒体教室’,说明了该课程的操作性较强的特点。”[1]但是当前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
1、将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混淆
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陷入误区之中,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要走出误区,首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区别。“可以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来分辨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简要说来,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唯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而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2]
2、信息技术课没有被重视、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信息技术课与学生中考、高考关系不大,这一想法常常导致学校忽略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深研。尤其是在偏远地方,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相对落后以及信息技术设备的缺乏,使信息技术课在当地流于形式。
3、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一致
由于地区和家庭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学习,而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由于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教材,导致出现信息技术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又等不及的现象,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4、教师的知识、教材及学校设备的更新等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因为信息技术更新比较快,某些中学教材、信息技术设备更新速度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信息技术课教师培训的机会少,授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 三、有效开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3]在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像其他传统的学科,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供我们借鉴。信息技术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可以通过以下五条对策,上好信息技术课。
1、正确对待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科学地位
中学要切实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提高全体师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认识水平及学习自觉性,逐步确立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它不但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更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继续学习和从事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掌握这门课程。中学一定要从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出发,提高全体师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学习自觉性,逐步确立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科学地位。
2、重点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与信息的获取、理解、评价、交流、应用密切相关的技能,是一种综合的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通过培养能力达到提高素养。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能力的培养、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信息能力的培养、表达信息能力的培养、发挥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3、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将来生存和发展的本领。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源(如互联网等)中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给学生自我探究的方法,为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培训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因此,中学必须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及时更换信息技术教材,定期升级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做到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
5、积极探索中学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模式
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者应从本校信息课教学的实际和实践出发,坚持以课堂纪律作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以明确学生上机操作目的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施教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方式,以发挥优秀学生的互助作用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兴趣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学习技术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大,并将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推动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7124.html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