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47 - 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7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人类迈进21世纪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化需求大大增强,而英语这门世界性语言无疑能在各领域国际化进程中起到纽带和工具的作用。大学英语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作为各国和各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一英语教育的国际化研究也随之陡增,其中不乏外语学界大腕式人物如蔡基刚、束定芳等。前者专门撰文分析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定位问题;后者亦明确指出国内高校的一些重点专业必须开设一定比例的英语课程,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桥梁支撑作用。在中国最大的学术期刊搜索网站中国知网上输入“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字样,结果显示,2000至2007年间每年这类文章只有几篇到几十篇,2008年首次突破百位数,而从2012年至今的三年时间里每年达到了四、五百篇,数量最多。由此可见,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加入到这个行业。但是,在这些研究里,以我国独立本科院校为考查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独立学院数量在我国高校中所占比例不小,其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并且独立学院的生源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等方面的特殊性,故对这样院校的关注仍然很有必要。本文将以我国独立学院之一一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从生、师、学院等角度,就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如何转变观念和形式以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其生力军作用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及必要性
(一)大环境的需求
随着全球各个领域合作的加强,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明确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国际化都离不开一个媒介,那就是一门娴熟的外语。而英语是所有外语中在世界上使用地域最广、频率最高的一门,可谓是世界通用语。所以我国要想真正早日实现国际化,对各界人才的英语培训是首要任务,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可谓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我院地处经济相对发达的珠三角,距离广州市仅有1个小时的车程,是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学生出去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和可能。尤其是一年两次的著名广交会,更是学生们锻炼自己英语技能的一个良好平台。但是这样的外贸交易会主要需要外语口语和听力较好的人才,能够在现场做口译或者产品介绍等工作。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之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学生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提供其所需的外语技能培养。
(二)学生的需求
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对一、二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实行英语分层教学,主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学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在每个专业内部划分出英语快班和普通班,每个专业的快班人数比例大约是那个专业总人数的20%。自2006年建校以来,我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同小异,核心课程为每周四学时、从一年级持续到二年级上学期的《综合英语》课,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快班学生被建议在大一下学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的同学在大二上学期接着参加六级考试;普通班的学生则是在大二上学期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二年级的下学期这个时间可谓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在这个学期,过了英语四级或六级的学生在选择英语课上会有较大的自主性,我们会在这个学期开设各种专门用途的英语选修课,诸如《商务英语》、《管理学英语》、《英语口译》、《理工职场英语》等等。
二、如何改革?
(一)新理念的渗透
我们知道,观念的转变应该在行动的转变之前发生,才能有效地推进后者使之坚持下去。故老师教英语和学生学英语都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学习新理念是首要任务。
我们很多学生,尤其是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学习的目标并不是太明确,主要还是一种放松式、被动式接受学校的安排,很少去思考自己学习一门课程的意义。这时,大学老师的启迪和点拨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大学英语的课程老师,首先自己对课程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十分明确,树立服务于学生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再把这个理念无形中慢慢渗透进我们的备课、授课中,以此带动学生思想上的成长。我院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我们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传授生存技能,让学生具备国际化人才基本素质,即“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多语种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整合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
大学英语课实际上是一个内容涵盖很广的综合技能性课程,涉及到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方方面面的知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门课程重视每个方面的英语技能,实际上就等于每项技能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目前我院大学英语课周学时4节里面,有三节是读写译的训练,只有一节为听力技能训练,说的技能几乎被忽视。此次在对我院目前大英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中,有一个结果令人深思,仅有不到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维持现状。剩下的绝大部分认为本门课程设置需要改革的人中,认为在现有的英语周学时不变基础上,把综合英语一周四节细分,突出口语和听力的教学和认为应该增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管理学英语、英语口笔译、GRE、TOFEL等的学生比例分别占到64. 8%和77.6%。第二个数据我们暂时不看,因为接受调查的学生都还只是处在大学二年级的上学期,他们不知二年级下学期会有相应的ESP后续拓展课,即商务英语、管理学英语等。尽管此文的前面有分析到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选择后续拓展课程,但至少我们已经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在做了。相反,笔者认为更应该受到关注的是学生对于口语和听力技能的极高呼声。 还有一个原因是,平时强调的读写译技能学生提高相对缓慢,很难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成就感,从而使其渐渐失去信心和耐心,形成学习惰性。而听说则不同,首先他自己感兴趣、有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只需经过较少学时的点拨,学生强加练习的话,就能有较大提高,一旦有诸如广交会这般的平台供其施展,那种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无可比拟的,反过来又会促进其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则其他方面技能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提高,把“要他学”变成“他要学”。
因此,如何把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这门课设置得更符合学生需求,同时又不与国家的政策导向相违背,是我们应该要做的功课。
(三)授课方式的转变
近几年,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越来越引起关注,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乏其人。笔者倒是觉得,对于英语这种知识点细、杂、多的课程来讲,这种模式可以被我们很好的利用。慕课所采用的微视频知识点输入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输入作用,学生在课下必须学习完课文的语言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业,从而节省了老师课堂讲授语言点的时间,使师生能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利用来进行语言的输出,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对话操练等一系列与听、说有关的活动来达到锻炼学生这两方面的技能。要知道,以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同时覆盖课文教学和语言运用两个环节。更何况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压缩通用基础英语的学时,层次越高的学校越明显。像南方学院这样的独立本科院校也极有可能走上这条道路,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提早进行教学形式从输入为主到以输出为驱动的转变。
其次,微课的拍视频模式也具有灵活度更高、针对性更强、吸收率更高等明显优势。具体的讲,微课视频可以让每个知识点或技能的学习时间变得可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学习对自己有帮助或是自己不懂的那个片段,也可以把不懂的地方反复回放,避免统一课堂授课那种大锅饭式学习。并且,由于单个知识点或技能所需的学习时间短,学生也较容易保持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此外,微课还有一大特点是,能让学生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可以取得的手边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即4A学习(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这种U - Iearning泛在学习理念对于英语这门课程来说比较适用,毕竟英语有很多方面不能单纯靠理解就能掌握好,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增加接触机会,能够更好地强化记忆。如果学生在课下能先解决课文单词、语法、句型等碎片式语言难点,课堂上老师的重点就会是篇章的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而学生因为已经有了必要的单词及句型做铺垫,也能更自信地回答提问,进行听说练习也变得可操作性更强。
(四)学院政策的支持
首先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的支持。本文上面的分析已然很明显地得出结论,即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削减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学时的大环境下,增加英语学时已然不太现实。而把我们的四节周学时进行重新编排授课重点、突出口语和听力就务必牵扯到四、六级考试这个指挥棒,极有可能影响到这两门考试特别是四级考试的通过率。想要做到这一点,学院领导的支持何其重要!其次,大学英语3到4个学期(划分方法前面已经表述)的综合英语教学设置是否也可以再经过大规模调研之后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更多学生学习ESP课程的愿望。
另一方面,慕课、微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学院的大力支持。首先我们需要相关专家、教授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其次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创建和维护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再次,老师们需要得到学院的鼓励与肯定以发挥出更大的热情和潜能来转变教学方式;最后,慕课、微课都是对团队合作要求较高的教学形式,这种合作不仅仅涉及到某一个教学部门,有时甚至是跨部门、跨学科的,因此学院的合理安排和调动也显得十分必要。
三、结语
时代在变,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在变,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授课模式等各方面也需要转变。对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这样地处珠三角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的独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在国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技能的人才目标驱动下,更好地发挥人才培育摇篮的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不进则退,不变则僵。改革需要从思想着手,从学院领导到普通教师再到学生本人,对于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理解和看法都有必要有所调整。大学英语虽然是一门公共课,但是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门全校受益面最广的课程,更何况英语还是我国与国际接轨、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沟通交流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至学院,下至师生,都务必在此次英语变革中行动起来,通力合作,走出一条符合现实又独具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之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7423.html下一篇:试论阅读经典与英国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