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相关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把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应用技术型技能人才,既要求学生具有实际操作的熟练技能,又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主动应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高职教育教学机制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带来的新的人才需求计划。
1 高职院校教学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重理论而轻实践
高职教育首先属于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其次要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体现高等教育的内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而现今的高职教育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教学模式还是沿用本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重理论而轻实践。
1.2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重形式而轻内涵
开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良性发展的重点,是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主要特点,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培养质量。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重形式而轻内涵,重合作广度而轻合作深度。
1.3 缺乏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的综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由教学督导和学生测评共同完成。教学督导部门负责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评判;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前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测评,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然而,当前有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停留在表面层次,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2 协同创新教学机制
基于协同创新的教学机制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富有创新、协作和共赢等特点,协同创新重点在于协作各方的紧密联系,相互之间打破合作壁垒,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实现技术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协同创新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战略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工作开展较单独进行更为快速和高效。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的深入实施要依托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建立适应产业技术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笔者所在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联合广东省政府部门及7个行业协会、56家国内外知名企业、14所职业院校共同打造了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广东省机电行业领域第一个职教集团,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有效地整合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科研、培训和实训等资源,充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优化了企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企业之间多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互惠、互利、多赢的运行机制。依托职教集团,开展校企联合教科研项目研究,构建由企业技术工程师、学校专业教师和对应专业学生等组成教科研团队,分解项目任务,形成由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科研模式,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推进了协同创新教学机制的实施。
3 基于教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教学机制
3.1 创建企业参与的教科研导师团队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尤其是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方面的研究。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发是学校良性发展的有利促进渠道,深度校企合作项目是专业发展的根本依托,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研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为例,该院与捷豹路虎(中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共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捷豹路虎卓越培训中心,共同培养订单班学员,学校教师通过企业培训和考核,获取捷豹路虎公司认证的培训讲师资格证书,共同搭建教科研导师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10人,其中学校副教授(专业主任)1名,讲师2名,高级技师2名;企业培训部经理1人,资深培训讲师4人。
3.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用面向人人的核心理念,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为决策,与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人民群众有机统一,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树立正确人才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难以让所有学生都投入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得异常困难。基于教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教学机制研究,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方向的教科研子项目,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团队,在项目推动的真实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研究,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压力,模拟企业产品技术开发过程,容易激发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毕业后适应企业的时间大幅度减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产业技术革新驱动课程改革
教科研项目的推进是相应产业技术进步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相关领域产业技术的前沿,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接触产业新技术。纵向课题的研究一定意义上推进了知识创新和理论突破,以纵向教科研课题为依托,分解若干子课题项目,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建立相应教学体系,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的研究一定意义上推进新学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产业技术深入融进学校,以横向课题为依托,分解若干子项目,设计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块,组建学生团队,在教师团队的带领下让学生学会实际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技能,推进学生职业应用能力。通过教科研项目的整合推进工作,基本形成与社会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高等职业教育课题体系。
3.4 建立项目分类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自然会投入实际学习过程,自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的高职教育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单独设置,缺乏系统的衔接性,实训课程更多是因为要满足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而进行项目设计,缺乏明确的实训目标,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建立以教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教学机制,对项目进行细化分类,根据类别明细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组建相应的几个不同的教科研团队,形成真正的导师团队制教学模式,理论课程设置和实训项目安排均服务于团队项目要求,实行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7940.html上一篇:浅谈中职院校平面设计可行性教学
下一篇:对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