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情感教学的原则
声乐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有着独有的特点,主要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是老师对学生的最直接的教学。因此在授课时情感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和“师生情感交融”这三条原则来阐述。
“寓教于乐”的含义是老师在授课或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并自愿地乐于接受新知识的一种状态。老师的引导对与一个学生而言及其重要,老师的情绪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老师要带动学生和调节学生情绪就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入手,把学生领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情绪与心理现象不一样,它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老师应时刻把握住这个重点把学生的情绪转到一个良好的起点上为愉快的接受知识做准备。
“以情施教”的含义主要是让老师在传递知识的方式上用积极的情感去处理教学内容,以达到情知交融的一种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堂上也会有不同的情绪,怎样去把握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的状态和方式来传递正确的内容是我们必须熟知的。因此作为教师这个重要的角色,他不仅要考虑到授课过程中的情感方向,还要意识到人在这种传递过程中所伴随的情感的因素,结合这两点后以自己乐观积极的状态去影响学生的学习。
“师生情感交融”意指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度。这也是在情感教学原则中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授课的过程以及内容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融洽和谐的相处,便会影响知识的吸收,因此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二、声乐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及情感积淀
声乐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引领学生的一面旗帜,务必有带领学生走上正确道路的义务,因此声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想道德都有待提高,它决定着教学质量,也决定着声乐人才的合格率,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乐教师作为传授声乐知识和技巧的特殊教师,尤其强调教师的技能性,应十分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素养,首先是注重自身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对学生言传身教。声乐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才能促使学生有学习声乐的激情和欲望,才能让学生以老师为榜样不断进步。声乐教师只有向学生传授专业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才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如果学生在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中出现失误或错误,声乐教师必须运用专业的知识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纠正。
(一)对作品的感知能力
声乐教师必须培养自己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包括对歌词的理解、旋律的分析以及对情感的把握等。对歌词的理解要求声乐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深层次分析歌词背后蕴含的意义。对旋律的分析要求声乐教师能从旋律的几度跳进、和声织体的分析等了解歌曲的大概框架,对情感的把握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才能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和创作目的等方面深刻体会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钢琴伴奏技能
钢琴伴奏作为声乐的基本伴奏形式是声乐教师必须培养及不断提升的一项技能。伴奏对于一个演唱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完美的伴奏不仅有利于声乐演唱部分的完整性,还能为演唱锦上添花,增强作品感染力。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如果学生要求对一首作品进行即兴伴奏,那么还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即兴伴奏能力,这样将会大大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三)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
随着现在全世界声乐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声乐技巧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一些陈旧的声乐技巧可能已不够科学,这就需要声乐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地学习新的技巧,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向学生传授相对最科学的技巧。在课堂上把握好师生的互动关系、师生角色的定位,让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获得知识,老师也要注意好课堂结构的调整和安排,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声乐中情感与技巧是相辅相成的,以情感带动声音,以声音传递情感是声乐永恒的追求,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情感的积淀。但声乐中的情感不能滥用,必须配合声乐技巧加以发挥,没有情感的技巧和没有技巧的情感同样显得苍白,无法完整诠释一个作品。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情感单薄的部分要注意控制情感,如表现得太过会给人做作的感觉,情感浓烈的部分要注意爆发情感,将演唱推向高潮。
三、声乐情感教学与审美感知
声乐中的情感教学与审美感知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声乐情感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的,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声乐教师,应当贯彻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把审美感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人为本,以作品为宗,情感与审美相结合才能彰显声乐教学的人性化与专业化。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