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Key words】Employment-oriente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Polymer material specialty; Ability
0 引言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国际及国内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越发复杂的趋势。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1]。然而,高校以往的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实际应用技能与就业能力的缺失。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生产差距较大;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造成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2-3]。
高分子材料以其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了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新型材料。众多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行业发展迅猛,社会对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4]。高分子材料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强烈地依赖于实践技术的进步。实践教学为培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高分子人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此,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本文立足于我校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以就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以为社会各界输送优质人才为己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分子材料专业发展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1 实践教学与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及社会适应性。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判断、去解决问题,能够放大学生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对本科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用人单位对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层次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全国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专业,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严峻的就业现状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理清就业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我们从专业特色出发,突破本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2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长期以来,各院校忽略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实践性与工程性,教学中往往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我们以修订2014级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结合高分子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1+5”实践教学模式,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1+5”模式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一个中心,实验课程改革、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多样化实习、毕业论文革新和师资水平提升为五个基本点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就业能力提升为核心,在实施的层面上将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和师资队伍五个基本点串联起来,把各项实践活动凝聚在“就业”这一导向上。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把高分子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综合能力培养的动态过程,最终实现促进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
3 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生“1+5”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
3.1 强化实验课程改革是提高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
许多高校实验室建设得宽敞气派,为评估也购买了不少实验设备,然而利用率却很低。有些实验室大门紧锁,担心设备损坏只让参观不让动手。让实验室开放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只是虚张声势,不仅可以提高实验设施的利用率,而且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新性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积极推行实验课程改革,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开设综合性实验,增设设计性实验,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展现出良好技能。例如,开设“聚苯胺的制备和导电性测试”这一综合性实验。学生不仅能理解聚合物的结构,还能掌握聚苯胺的聚合方法及性能测试,可以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两大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海藻酸钠溶液的流变性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性实验。根据实验任务,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交流、协作,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一般逻辑过程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进行实验课改,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增创专业实训基地是促进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就业的关键
以就业为导向,校企结合为基础,增创专业实训基地和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环境,是促进高分子材料毕业生就业的关键,也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
鉴于目前的大环境,校外实习的学生很难安排到工厂生产第一线,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成为非常迫切的需要。纵观国内外好的高分子专业都要有能够满足学生实践的工厂和车间,学生的课程作业很大部分是在实物操作过程中完成的。由于直接接触材料,同时又因处于实际操作中,所以更容易理解在教室授课所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教学效果立竿见影。高校创立大型实验中心和创新中心,以及与企业设立联合校内实训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亲临生产一线来完成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不但可以增加实践机会,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
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共建的关键是需要双方共同遵守互利、互补、共同管理、共担风险的原则,以克服企业工作繁忙、怕影响工作秩序、怕出事故与大学生实际操作经验少、好奇心强之间的矛盾。工科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这种稳定的实习基地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工作职责、工作技能的认识,缩短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3.3 开展多样式实习是拓宽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手段
实习教学是加深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的高分子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但从最终的实习报告中可以看出实习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出于对安全事故的担心,“只准看,不许动”几乎是所有企业对大学生实习的一条硬性规定。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往往使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变成了参观。鉴于大学生实习的种种困难,采用分散与集中、模拟与真实实习相结合的多样式实习方式,有望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增加就业渠道。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开发仿真交互式实习教学软件,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学生修完专业课程以后,可以在大三、大四第一学期进行。学生可单人在计算机上操作,也可多人练习,这部分实习不受时间限制,可多次重复进行。例如,塑料成型工艺CAI实习软件,介绍了塑料成型工艺实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包括高分子材料的流变行为、物料的准备,以及注射成型、挤出成型、中空吹塑成型等成型方法所用设备、工艺流程和相关产品,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模拟实习过程中,不用担心安全、产品质量等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计算机软件上探索各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为将来从事企业的工艺设计及改进奠定了基础。模拟实习省时省力,它强化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改变以往集中实习的方式,采取分散实习。集中生产实习不仅会影响企业生产,同时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鼓励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生产实习,如果企业对学生满意就可以长期实习或者签约就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不需岗前培训和适应期,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高分子材料对口的企业非常多,如塑料厂、汽车配件生产厂、涂料厂、外墙保温材料生产企业等,学生分散到各自感兴趣的企业去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与未来的就业实现零对接,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3.4 革新毕业论文选题方式是推动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就业的动力
适应就业取向,革新毕业论文选题方式是推动高分子专业学生就业的动力源泉。以往毕业论文选题以教师自拟为主,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就业。依据已经签约毕业生所签单位的工作性质,选择相关的课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并且有可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对于未签约的学生可以尽量选择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为课题,让学生加入到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利用科研经费补充毕业论文经费的不足。采用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若干个学生在同一个教师的指导下,从不同的方法或者不同的方案等角度围绕着同一个课题展开工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和交流,指导教师可以组织开会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及时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课题的完成,学生得到了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及科研论文撰写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3.5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提高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保障
随着高分子行业的发展,不断有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出现,作为高校教师需要顺应潮流、适时地更新知识同时应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保障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由于较重的教学任务,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减少了教师从事科研及实践的时间,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高校应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加强与其它院校及企业间的交流;鼓励教师通过社会化考试取得各类资格证书,如建造师资格证、化学工程师证书等,掌握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提供科研创新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从事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参加各种科技大赛,积累实践经验,逐步造就日后从事本岗位的专业能力。
以上五个基本要点紧紧围绕“提升就业能力”这一中心,符合人才发展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技能性、实践性、应用性的本质特征。这种“1+5”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推动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采用“1+5”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将加强实验课改、增创专业实训基地、开展多样式实习、革新毕业论文选题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五个基本要点贯彻执行,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适应力及竞争力,实现大学生的稳步就业,推动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高校与企业的配合,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响应,最终成效需要就业市场的检验,相信经各方齐心努力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