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院校有责任并有义务为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企业和社会尤其欢迎能吃苦、动手能力强的中职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人才方面,对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必要。为了这一目标,教育部门近年来进行了多方尝试,例如通过改革传统条目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行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从教材到教法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从中职计算机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上来看,如何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如何从就业出发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这是目前在推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进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时代性需进一步加强。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状,一旦教材确定就会常年不变,计算机教学内容跟不上IT行业发展变化,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下我们许多教师存在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技术不够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就业方向等客观因素作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因而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计算机课程布置的科学性需进一步加强。现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普遍采用项目化模式,从教学方法上来讲较为先进。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源于考核评价机制的偏向,一些教师无法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实训在项目化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不能致力于推动学生动手实践。另一方面受限于院校教学资源,虽然教学中都安排有实训课程,但往往课时有限,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及创新创造的机会和平台,因此也就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中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的紧密性需进一步加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中职教学的价值取向之一,但是院校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找不到合格专业型人才的矛盾关系仍然存在,院校只顾埋头教学,用人单位只顾抱怨人才缺乏,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互动交流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这就导致“以就业为导向”的价值取向仍是一句口号。
2 提高中职计算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为了改变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有必要进行以提高实践教学为目的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和理解学生。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也有较大差异,如果统一模式、统一教材、统一教法,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状况,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专业技能、兴趣爱好,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采用分层分组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市场为导向。中职计算机教育是就业教育,应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结合地区特点和学校办学条件,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校要及时跟踪关注市场需要,经常性地与用人单位之间开展互动活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要鼓励用人单位向院校开出实用人才培训菜单,使得计算机教学能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使教学与社会挂钩,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才。
(三)重视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在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最需要的一种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只有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不断发展自己,职业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主体,给学生独立学习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一切条件供学生自我学习。比如,设立开放式实验室,引导学生建立计算机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承担实践性项目等,这对学生提高自学积极性,拓展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实训教学。计算机知识实用性极强,同时更新换代较快,只有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把握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实训应该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学校和教师要通过挖掘校内及校外资源,为学生创造实训机会,通过模拟教学、岗位实习等方式为其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岗位的机会,利于学生更好就业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五)合理构建成绩考评机制。尽管现有的笔试考核有一定的弊端,但在保障公平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当在传统笔试的基础上,合理增设项目考核,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及答辩情况进行判断,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将其作为考核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基础之一,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要以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良好心理素养四个方面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学校要认真研究市场动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让教学和能力及就业接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0504.html上一篇:浅谈边疆地区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