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般职业院校的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数量、能力和绩效等方面。工作数量,是指出勤率、工作量、岗位工作等;工作能力,是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教研能力等;工作实效,是指教学效果、教研成果等。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过程中,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通常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尺度评价法而不是发展性分析型评价法,因此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职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应注意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中师生活动过程的观察和信息的搜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
总之,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师生的业绩,而且要开发师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师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最终促进师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职业院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概念的使用并不一致,现有教学评价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评价,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学习与发展的评价。第二种是认为教学评价同时涵盖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第三种认为教学评价指对教师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评价。
这三种方法对现有的教学评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种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教师对教学的引领作用;第二种教学评价是涵盖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综合评价,但是没有具体适合职校学校实用的标准细则,缺乏创新性;第三种教学评价过于偏重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聚焦了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忽视了教学评价对促进人发展的作用,把评价的兴奋点主要放在课堂教学水平高低结论的获得上,注重评价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而对其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重视不够。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中师生活动过程的观察和信息的搜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
我国以往的职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泰勒的评价模式基础上,它关注的重点是教学活动结果要达到的教育目的,随着教育评价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仅仅重视对教学结果的评价,难以发现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只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找到。在泰勒之后,后现代主义评价理论提出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教育评价从单纯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教育评价从重评价结果到重过程评价,是教育评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将这一理论结合职校现状灵活运用。
四、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激发学生兴趣,立足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不同的时期标准不尽相同。在素质教育环境下,许多过去的优质课的标准在现在看来不是好课的标准。例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等,似乎整堂课无可非议。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那么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会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的口味而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课现在看来就不是好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使出教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能“实现认知目标”的课不一定是好课。
好的课,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由学生唱主角,现代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好的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2.考试评价多样化。
考试内容由单纯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考试的最终目标。“三要三不”的评价标准: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是一样的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的规格。
考试方式多样化,可将考试题目在原来题目的基础上增加实践题、开放题、讨论题等,在考核方式上有学校考核、教师考核、小组考核、自我评价四个层次,考察方式包括口试、笔试、实践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这些改革都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单纯是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回忆、模仿和复制。
全面的考试评价结果反映了学生学习状况的多个方面。在期末,学生得到的不仅有各方面的成绩与等级,还有教师书信式的评语。
3.开放性和情境性试题的开发。
开放试题是指试题的条件开放(解决问题的条件不足或多余,不足的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补足,多余的要求学生经过思考剔除)、内容开放(试题背景材料不都来自教材,可以超出教材,例如来自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问题),但能为学生理解。思维过程开放(可以发散,沿不同思维路径展开,有利于学生提出独立见解和个人决断)和结论开放(可以是相同结论,也可以有不同结论)的试题,只要其中有一个方面的开放,就可称为开放性试题。开放性与试题难度不能等同,开放不一定指难度大。这种试题的开发,可以有效提供学生自由展开个人才能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很有益处,情境性试题先提供一定的情境性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在充分占有背景材料的前提下,经过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试题在前几年的考试中多有出现,并被大家所熟悉,当前情境题开发方向似乎集中在提供学生独立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1022.html下一篇:初中化学概念的分解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