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语文走班教学:让教更适应学

语文走班教学:让教更适应学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A-0098-04

  由于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兴趣等方面差异很大,行政班里出现了“不自由”:教师想教的,学生会了或者根本不可能会;学生想学的,教师却教得浮光掠影,甚至根本不教……为了让教更适应学,我们开展了“语文走班教学”研究。所谓语文走班教学,是指一名学生不是一直在一个行政班上语文课,而是自主选择班级进行学习即所谓的走班学习,其教学内容是探究师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语文自由课堂,是解除阻碍师生自由思维与言论的因素,促进师生享受自由思维与言论的学习活动。要构建语文自由课堂,比较好的法子就是围绕问题展开教学。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问题,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欲望,学生思维自由就缺少基本的载体,也就缺少了基本的可能。

  笔者以为,语文走班教学是语文自由课堂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的本质是学生自主选择目标、内容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过程,是师生间积极的、真诚的交往经历。

  一、“语文走班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自主选班:尝试体验,相对固定

  期初,我们向三个班103位同学说明,有A、B、C、D四个班可以供他们选择,四个班的共同点是:学习方式为“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学习内容是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不同点在于:从A班到D班,学习内容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D班是“自学班”,课堂上没有老师。随之公布的是各班任教老师。学生综合以上情况自主选班,教师不得干涉,也不必作指导。

  最初两星期里,学生可去每个班里体验学习内容的难度。当学生再次选择后,就要固定下来。当然,每两个月一般都有一次重选机会。

  (二)参与“备课”:提出问题,确定内容

  班级不同,教材也不同:A班的教材为《渔歌子》,B班的教材为《渔歌子》与《渔歌子》(寥廓蓝天彩云飞),C班的教材为《渔歌子》、《答弟志和渔父歌》、《江雪》、《题秋江独钓图》,D班的教材为学生自选4、5首关于渔父的诗词。

  各班预习要求是:1.提出自己的问题。每位同学都要将自己的问题和小组(四人一组)成员的问题,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见表1),并将初步得出的“结论”写下来。2.改写诗词。A班,改写《渔歌子》中的一句;B班,改写《渔歌子》;C班,改写《渔歌子》与另一首诗词;D班,要改写自选的渔父诗词。

  比较各班改写任务和学生写在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各班的学习难度区别很大。改写的难度不同,主要体现在改写的“量”上。而问题的难度不同,则主要体现在问题本身。例如A班学生提出的“这首词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颜色的词”与C班学生提出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诗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个‘一’字”,这两个问题的难度相差很大,前者要结合诗词所描写的季节与所表达的情感来思考,结论较易得出。后者则需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来琢磨,而“情感与‘一”的关系”,又比“季节与情感的关系”复杂得多。

  学生参与“备课”,主要指的是教师布置以“提问”为主的预习作业,从中发现学生语言表达的状况,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等。

  (三)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积极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教师要指导学生“学问”。为此,我们建构了“语文走班课堂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

  学生要在学习任务单上记下小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并写下答案。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绝不嘲笑。如学生的问题表述不清楚,那就通过交谈,帮助学生表述得清楚些、准确些。

  2.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两个问题,进一步完善答案,并写下来。在随后的小组交流中发表观点,快速记录他人观点。小组长用“谁有补充或不同意见”等语言组织交流。结束时,大家讨论决定提供哪个问题供大组交流,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提醒学生遵守“一个小组不能同时有两个人发言”等规定,重点指导学生倾听、记录。

  3.独立思考

  学生抄下黑板上的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无法涵盖教学目标,教师可提供),选择其中几个问题独立思考并记下“结论”。教师指导学生有条理地、纲要式地记录结论。

  4.大组交流

  学生需做好发言准备。在交流时,要恰当地引用课文里的“证据”,要密切地联系生活经验。教师在课前确定好问题交流的板块与顺序,课上倾听学生发言,并设法引导学生引用文本,联系生活,阐述观点。

  从上述四个环节可看出,每一次交流前,学生必须先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以及交流“制度”,明确了讨论方向,增强了交流效果。

  下面,笔者将各班大组交流的问题及部分问题的“结论”呈现如下:

  【A班】(1)这首词里为何有那么多关于颜色的词?(事实就是这样,白鹭的纯白,箬笠的草青,蓑衣的碧绿,还有桃花的粉红等;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很美,充满春天的气息;多彩清新的颜色反映出词人惬意的心情。)(2)不知道怎样把一句词改写成很美的一段话?(3)为什么天下雨了,词人还说“不须归”?(4)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B班】(1)怎样改写这首词更美?(要想改写得更好,就要注意分节,一句词改写成一节现代诗;要运用修辞;要写出词句的画面感。)(2)这两首《渔歌子》分别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情?(3)两首《渔歌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C班】(1)《题秋江独钓图》一诗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一”字?(用“一”比较符合事实,因为船、渔翁等事物只有一个;用“一”更能表达诗人得意的情感,尤其是“独钓一江秋”更能表达这种情感;这么多“一”字,形成了一种特色。)(2)为什么每个渔父的心情很不相同?(3)《题秋江独钓图》中,为什么说渔父在独钓一江秋?(4)为什么弟弟说“不须归”,哥哥却说“且须还”?

  【D班】(1)《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中第一句“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塘松径已胜攀”与第二句似乎毫无联系,可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第一句写外面固然好,但呆在家里也不错,这句写出了对志和的关切,第二句中的“狂风浪起且须还”表示出了对志和的提醒,本诗以对张志和的关心与提醒作线索,贯穿全文,无处不含浓浓的手足之情。)(2)《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你最喜欢哪首诗词中的渔父,为什么?

  在探究中,要坚持“鼓励”原则。学生所提问题与教学目标有关联,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所提问题与教学目标没有关联,教师也要真诚鼓励学生爱思考的品质,并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资源去解决问题。

  (四)自选作业:落实基础,彰显个性

  学生探究后,要引导他们展示学习成果,这一“成果展示”不同于在课堂上发几次言、读几次书,而是具有挑战味的选择性任务。

  【A班】必做:补充习题。选做:(1)改写《渔歌子》。(2)摘录并背诵另一首写渔父的诗词。

  【B班】必做:补充习题。选做:(1)修改自己的改写作品。(2)自学一首写渔父的诗词,并改写。(成果展示:邱天同学将纳兰性德的《渔父》中的“收却纶杆落照红”,化作了笔下这样一段文字――原本湛蓝的天空缓缓地被铺上了一层绚烂的五彩晚霞,天空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渔人欣赏完这世间绝景后,起身离开,他的眼中又带有一些不舍,所以走得十分缓慢。)

  【C班】必做:补充习题第一、二题。选做:(1)有感情朗读。(2)你最喜欢哪个渔父?写出理由。(成果展示:我喜欢《江雪》里的渔父,因为他坚持不懈,坚强不屈;我们既要像柳宗元笔下的渔父那样坚持追求理想,也要像张志和词中的渔父那样悠闲地生活,不然一直那么孤独难受,谁受得了……)(3)创作一首诗词。(作业展示:李书扬《渔父》:一缕轻风一波漾,一鱼欢游泛一浪。一夫抛下一丝钩,一片山色陪一网。)

  【D班】选做:(1)有感情地诵读自己选择的诗词,尝试配乐。(2)仿写一首诗或词,写写心中的渔父。(3)阅读海明威《老人与海》(张爱玲译),看看海明威笔下的渔父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作业展示:潘羿《满江红》:怒发冲冠,渔兴尽,瑟瑟半江。抬望眼,仰天长叹,血色残阳。道听途说钓鱼乐,侧耳旁听烤鱼香。只可惜,黎明黄昏,鱼影茫茫。银星闪,娥眉亮,只曾想,何时鱼上?点亮缸,不见鱼浮何样。狼吞虎咽就着酱,风卷残云险些呛。待那时,比渔斗天罡,定我强。)

  我们欣喜地发现,富含挑战的选择性任务,让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空间。

  二、语文走班教学的“根本特性”

  杜威坚定地指出:“学校里任何僵死的、机械的和形式主义的东西的根源,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从属于课程的情况下恰好找得到。”[1]这种情况下,教学的“重心在儿童以外,重心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本能和活动”[2]。而语文走班教学则将重心置于“儿童自己的本能和活动”上。除了具有“语文行政班教学”具有的“实践性”等特性外,其还有以下一些根本特性:

  (一)“语文走班教学”具有选择性

  “语文走班教学”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需求为基础实施的,为不同学生发展言语个性提供不同的帮助和指导。在“语文走班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自由发展创造空间。学生自选学习内容、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等,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自选意识,提高自选能力上。

  (二)“语文走班教学”具有探究性

  “语文走班教学”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学生不是接受并记忆教师讲述的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为何如此强调“探究性学习”?“民国年间,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以及过去许多知名的中学,它们之所以成功,无非就是最大限度地实施了人的教育,不是以培养考试能手、习题高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的,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3]可见,独立思考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而“探究性学习”是催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摇篮。

  (三)“语文走班教学”具有交往性

  教学就是交往,即季亚琴科认为的“教学是以特殊的方式有组织的交往,或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4]。此时的交往相对于教学而言已经上升到本体论层面,交往从作为教学的工具存在而上升为教学的本体性存在,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之体现。“语文走班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他人平等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语文走班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等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而语言的世界就是师生交往的家园。

  三、“语文走班教学”的教学效果与问题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走班前,只有43.1%的学生喜欢语文,走班后,有93.8%的学生喜欢语文。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走班前,平均分、优秀率超过年级平均的班级各有1个。走班后,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的班级增加到2个,优秀率全部超过年级平均数。三个班的及格率由原来的99.17%提升到99.5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D班(自学班)的9位学生,最高分是98.5分,最低分是92分,在95分以上的有6位。可见,走班教学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很有成效的。

  但要想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就必须提升课程开发者的素养,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10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