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1.本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为根本出发点和原则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选能引发学生兴趣思考点的经典问题。兴趣是教学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兴趣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冲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能首先保证问题吸引全部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激发每人的求知欲,进而对问题展开合理的探析与解答。
2.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重要原则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对未知问题的灵敏度非常高。更为关键的是,在缺乏问题设计的课堂,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劲头与听课效率就会下降,教师也丧失了讲课的激情。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问题作为调剂课堂氛围的“良药”,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每一位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3.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智力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心理层面却有相当多的不成熟与欠完善。教师就要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心理发育特征,找到恰当的、能激发学生探索心理的问题,方便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这对于问题设计课堂而言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则。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方法
1.采用融合法设计问题,以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就是要推动教学进度、“串联”教学内容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这就要教师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与每堂课主题相关联的问题,以便于学生都能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学习,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例如,学习《台阶》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将课文内容的学习体现在问题设计上,提问学生:“父亲为什么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学生经过阅读后对问题进行探讨,就能知道父亲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造这“高台阶”的新屋,是因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进而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和理解文中父亲的形象,从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借助于问题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引入课堂,语文课讲起来也更富有目的性。
2.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问题设计的立足点
新课改背景下,任何形式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的开发与感悟,教师在设置新问题时,必须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始终保持激昂的精神状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启迪学生正确地思考。从这个角度看,精心设计问题,便成为教师发展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纵观古今中外有名气的科学、文化界名人,大都是在问题的感召下,自身的思维得以活跃,进而取得一番学术成就的。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也应更有效地提升大家的思维
能力。
3.问题设计要有延续性,引领学生自觉思考
问题的设计应像一个阶梯,学生要能顺势而为,综合思考,促使问题圆满解决,实现最高的认知目标。例如,学习《卖炭翁》时,作为一篇文言文,教师应先让学生弄清卖炭翁的外貌特征,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答案,便能猜测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卖炭翁的目标、结果如何,并最终明确写作目的。由此可见,提问必须逐级推进,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以问题的设计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成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1138.html上一篇:初中英语互动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