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互动游戏,增加学生愉悦感
交互式阅读是学生实现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而游戏作为寓教于乐的重要方式,互动性极强,学生乐于接受。在游戏中,学生受兴趣牵引,由被动思考向主动思考转变,体验到了阅读的愉悦感。
1.预设游戏
游戏的设计需要切合阅读文本,发挥教师的智慧,设计与时代接轨的游戏,一来与生活环境相融介,便于学生理解;二来使古老的文字焕发出时代活力。如在学习《陋室铭》时,可将课堂变成一场“新闻发布会”,由学生以“刘禹锡”的身份,接受“记者”的采访。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准备问题,有浅显的,亦不乏犀利的。如“刘先生,请谈一谈《陋室铭》的创作体会?”“刘先生自比诸葛孔明、扬子云,不知有何高人之处?”回答问题的“刘禹锡”虽然被问得面红耳赤,但在游戏中学到了关于刘禹锡、关于《陋室铭》的更多知识。
2.信手拈来
在课堂中,突发状况时有发生。比如学生神游,思维没有随着教师的引导而转动。此时,游戏互动可用来调节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仍以《陋室铭》为例,学生对于诸葛亮更加了解,也颇感兴趣。教师见学生神游,便临时起意,展开一场诸葛亮与刘禹锡的隔空对话。让神游的学生以诸葛亮的身份,认真听讲的学生以刘禹锡的身份,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了一次“穿越”的感觉,增加了阅读的愉悦感。
二、移情移景,唤醒学生想象力
文字带给学生的是单一的刺激,部分学生还会产生枯燥的感觉。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真正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从内心打动学生,可以结合各种感官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共识,如借助生活情境渲染文章感情,从而实现情感迁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1.角色模拟
学生研读文本,揣度人物的内心及其特征,通过课堂表演,激发阅读的兴趣,实现与作者的深度对话。如《威尼斯商人》一课,将课堂布置为临时法庭,由几个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主要角色,其他学生充当观众。学生通过扮演夏洛克,体会到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的侮蔑与欺凌,从内心世界剖析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行为。鼓励学生运用多向度思维来剖析同一件事情,领悟“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并不像法律条款那样一分为二,而需要用心感悟。
2.真实再现
打破课堂的束缚,将情境迁移搬到户外,对于讲解以景物描写见长的课文,不失为良选。通过感观刺激,加深学生的感知,将文字的自白迁移到触景生情中去。如《陋室铭》,诗人对于山间景致的描写清丽脱俗,“苔痕”“草色”“上阶绿”“入帘青”,如此景致,身临其境方能体会。教师索性带领学生郊游,通过现实的景观,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去联想、体会千余年前诗人心境中的那一份洒脱。
三、胶片生活,提升学生观察力
生活如同一卷胶片,将无数片段记录在人们脑中,便成了记忆。记忆可以是言语、景物,也可以是感受,只要环境类似、氛围类似,记忆深处的感受、感知就会被调动起来,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融合。
1.观察生活
观察的积累,是与作者实现心灵碰撞的实践基础。如“多彩四季”这一单元中,四篇分别代表四季的课文:《春》《三峡》《夏》与《济南的冬天》。在阅读教学中,除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四季变化的画面外,还可开展户外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从熟悉的环境中去体察文本的世界。这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感观认知,学生再接触文本时,自然驾轻就熟。
2.记忆胶片
记忆需要激发。有些记忆存在于脑海中,久而久之,便忽略了。在阅读时,由于文本中的某些文字、教师的引导,会激发学生的记忆,使记忆的碎片连接起来。如《背影》,学生与作者一样,在与父亲朝夕相处中忽略了父亲的背影,而阅读中突然提及背影时,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平日里被忽略的背影的形象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届时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回忆,便于体会作者的情感。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交汇。心,即思想。思想的交流需要丰富的底蕴,需要永无停止的探索。因此,寻找阅读的乐趣,让死气沉沉的文字焕发出新活力,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用心去观察生活,体会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能激活阅读,体验乐趣。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663.html上一篇: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下一篇:色彩教学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