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原来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题时,我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复习提问Mg、Fe、Cu等金属和氧气反应时,现象有什么不同,讲解它们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是因为它们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不同。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不同金属(Mg、Zn、Fe、Cu)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以及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告诉学生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后给予相关的习题练习。整个过程虽然思路清晰,但只是在讲教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回答问题也不积极,我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待改进的。
后来,通过广泛的听课学习和对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能否创设精当的问题情境进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作用。于是我就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黄铜(Cu、Zn合金)和黄金外观相似,市场上有不法分子用黄铜冒充黄金,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鉴别它们?”学生积极地想办法:掂重量、用牙咬(比较硬度)、用火烧……我肯定他们并顺势导入:“大家大多用的是物理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知道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它们。”接着我和学生一起回忆Mg、Fe等金属和氧气反应条件、现象,让他们猜想为什么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需要不同条件,反应现象也不同。接着各小组说出自己的猜想,最后大多认为:可能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这种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能否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代替氧气,用Mg、Zn、Fe、Cu这些常见的金属设计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问题抛出后,课堂气氛立马活跃起来,各小组开始讨论,设计自己的方案,分工进行实验……
这堂课经过这样的改动后,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想这主要还是受益于合理有效的问题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触发了他们思考的激情,从而实现了师生、生生的真正互动。那么如何优化问题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现实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经验、背景、经历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教学资源。比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问到如何鉴别真假黄金的问题,不少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知道有掂重量、用牙咬(比较硬度)甚至用火烧的方法。再比如问到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如何时,不少学生能通过生活中碳酸饮料里溶有二氧化碳气体联想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有明确的指向性。在设计问题时明确每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问什么,要求学生回答什么都有明确的指向。语言含糊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迷茫,可能折腾半天也没能领会教师的意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如:通过硫、磷、铁等与氧气反应的表达式引入“化合反应”的概念时若提问:“这些反应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比较容易回答“都与氧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答案,不容易想到“多变一”上面来。若这样提问:“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来看,这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就比较容易想到“都是由两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这样就比较容易引入“化合反应”的概念了。
3.有合适的难度和梯度。根据学生实际和各个班级学生不同的学情把握问题的深度,问题设置浅,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问题设置深,又会使大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比如在学习《空气》中,若直接提问:“为什么由仿照拉瓦锡的实验能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1/5体积的结论?”对于刚学习化学不久的学生而言,很可能会感到一下子不知从何回答,但若分几个问题提问:“红磷为什么要过量?”“为什么水会流入集气瓶中?”“流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和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问题组”的设计,用铺垫、设台阶的方法来降低问题的难度,给学生以方向的引导,提高了问题的整体效益。
4.有一定的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对学生起到促进迁移和启迪作用,如“由……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事实能证明……?”“你能举出……的具体实例吗?”等导语。比如在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向盐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有什么现象?(2)没有明显现象是不是因为两者不发生反应?(3)怎样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4)你还能设计出其他的实验方案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吗?通过层层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在思考中得到启迪。而如何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地反思和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671.html上一篇:谈谈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