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确定目标,问题引路
确定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和教学内容的价值。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产生期望、进取的心理倾向,让他们参与教学,与教师默契配合。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引发求知需求,与学生实现互动。目标最好是在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生成,并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
如:7A unit1第一单元是介绍人,通过人的外貌,爱好来进行描述。第一课时导入部分我就把自己和学生们的照片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张在小组内讨论,然后以猜谜的形式展开,让其他组成员来猜描述的是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因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一般采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思路和行为,注重抓住最佳时机,紧扣思维焦点,用问题“开其意,达其辞”,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质疑和交流,学生才能拥有丰富的学习体验,达到阅读的自悟、思考的觉悟、实践的感悟和交流的醒悟之境界。
2.思考探索,质疑问难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有静听的权利,而没有思考的自由。“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把思考与探索视为核心环节,采用启发、引导和点拨等方法,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对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自由表达,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其迸发创造的火花。如:7A unit7 语法是掌握some和any的用法,我先把本单元前面的课文中有出现some 和any的句子找出来,让学生多读多看几遍,从而找出它们使用的不同点,相互补充,依靠全班学生的智慧来归纳出用法。
因此,以导引学生的思路,形成思维波澜,使他们的思维力由潜伏转入活跃状态。“少教多学”课堂教学大多沿着“无疑――有疑――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路线前进。教学中学生敢于向教师问难,向教材质疑,教师也敢于向教材质疑和向权威问难。教师一般在不易产生疑问之处或容易搞错之处设疑,唤起学生心理中的疑虑,产生求索志向和动机。
3.小组讨论,集中交流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为消解和弥补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批量化教育的缺陷,大多采用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它要求小组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特点。要求全员参与,围绕中心议题,学生互相启发,尽情地交换各自的观点,可以演说、提问甚至争辩。
如:7B unit4综合技能中是寻找宝藏,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我就把学生分为6组,让他们每组画张自己的藏宝图,让其他组的同学来用所学知识来快速的说出路线找到宝藏。
因此,当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时,出乎意料的思维方式甚至对教师都可能有启迪与借鉴作用。集中交流是小组讨论的延伸和继续。教师可采用启发与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与发现、思考与表达,充分展示他们自主学习中知识建构的成果,发展他们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不要心存顾虑而越俎代庖,学生能够说清楚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去说,说不清楚时也不要急于打断他们的思路,要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体验和学习状况。不能过高要求学生的表述,否则,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自信和成功的快乐。
4.当堂小结,及时评价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对所学的内容当堂进行概括、归纳,使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纳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小结应体现所学内容的逻辑联系和内在结构,突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精要的小结可以让学生带着继续探索的心走出课堂,使学习热情保持并延续下去,形成新的学习动机。
如:8A uint8 integrated skills 是介绍自然灾害,通过图片展示来了解自然灾害以及如何自救,最终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因此,对有争论性的问题,教师还要做好课后研究、探讨及辅导。为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小结,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方向性评价,将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定向评价转变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统一的综合评价。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让同学们多一点成就感与幸福感。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能采用自我评价效果就更好了,让学生对照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使不同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发展与成长。评价不仅是“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它也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
总之,“少教多学”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有效尝试。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见解,敢于超越教材,挑战教师;敢于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们大胆地演绎自己的精彩,自信地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682.html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创新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