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是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该模式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对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习惯,并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和其他自然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类生活无比优越的今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更是一个人在将来实习就业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素质教育模式下,“问题―探究”是改变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从生命现象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主动运用生物学有关原理解释或解决自然界中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探究”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1.巧设问题,导入课题。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情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极大地促进中职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现。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或者利用教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生物的遗传”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父母的一些特征,如眼皮的单、双,有无耳垂等,并试着加以解释。上课伊始,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此时教师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用遗传上的什么知识能解释这一现象呢?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空前高涨,想运用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师生共同探究这一问题并进行解决,使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使其养成动脑的习惯。教师要灵活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法,甚至可以变为“探究―问题―再探究”的方法,鼓励并教会学生,善于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恰当地提出问题,积极地探究完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善于激发疑问,引学生深入思考。在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新问题,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进而探究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的“阶梯性”,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探究问题,获得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如在“蛋白质知识”教学中,设置如下问题:请结合化学知识思考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与乙酸,乙酸与甘氨酸在分子结构上的相似与不同?氨基酸的结构怎样?两分子氨基酸怎样形成二肽,其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多肽又是怎样形成的?多肽又如何进一步构成蛋白质?通过蛋白质的结构特点,怎样理解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这样由学生熟悉的化学知识入手,从已知到未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难点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实现化难为易,从而使学习者更容易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层层深入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3.巧妙设问,促学生拓展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能局限于书本,学生只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转化知识为技能、技巧,才算获得完全的知识。因此,教师通过提问促进知识的运用,实现知识的拓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结合生产实际,对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相关知识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合理灌溉植物?什么叫“烧苗”,怎样发生的?为什么要合理密植?中耕松土的原理和意义等。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这样有利于扩展知识,检验知识,真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归纳总结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归纳总结是“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探究后及时对探究的方法、步骤、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才能保证探究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出合理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对正确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认真负责、严谨客观,要把握时间,讲究简洁,注重人性化,内容应包括本节课探索的生物学知识的梳理、各个知识点的小结和整个课题的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总结和教学效果的反思。
“问题―探究”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中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因为,问题的提出、探究都需要积极的思维和充分的准备。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能够改善师生关系,使其更和谐、更民主、更平等,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有利于知识的真正掌握,有利于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