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故事教学法的概念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把整节课或者局部的内容整理融入某个创设性的故事背景下,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通过故事情境中引发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故事教学法的优点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教学法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教师设计的故事情境能让学生以更轻松自主的姿态融入整个课堂学习,故事情境让学生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以启发,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第一、初中生物生活气息较浓,比较容易和生活现象相互联系,整合成学生容易接受的、趣味性强的故事情境。第二、故事教学法本身应用到生物教学中,能加深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思维。
3.故事教学法的可行性
故事教学法本身门槛不高,只需要老师用心挖掘教材中的整合点。如某个科学人物,某项科学发明等都十分容易包装整合成一个科学故事。其次,初中生物知识本身框架性较强,知识点间的联系较紧密,容易整合形成问题链条,进而构建完整的故事背景。第三、故事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实现"超越教材、用活教材"。
4.故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4.1抓住教材中的科学人物,围绕其事迹或某个实验发明进行故事创设。如《细菌》一节,教材中的知识描述是以发现、形态结构、生殖等为主线的,本身的趣味性不强,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吃力。笔者针对教材知识呈现较易整合为故事情境的特点,设计了关于细菌的几个小故事贯穿全课教学,如《列文虎克如何当上皇家学会会员》、《斯巴兰扎尼实验的不足》、在故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4.1抓住教材中的问题,将几个孤立的问题联系起来,整合成整个问题脉络,进而根据问题脉络包装成故事情境。如《眼和视觉》一节,教材中包含了几个知识点,"眼球的结构"、"眼球各部分的功能"、"视觉形成的通路"等,以初中学生的视野来看,知识点本身比较零散,若抓住知识点的联系,写故事,就系统而形象了。如《小明小刚参加全球爱眼日竞赛》: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去年的"全国爱眼日"时,小明参加"知识问答"比赛获得二等奖。他的奖品是一个盒子和一张图纸!
我们把小明和盒子拆开来看,是一个眼球仪模型。刚好我们这一节课学习眼睛的结构,小明对这个眼球模型非常熟悉,能熟练的拆装并标出各部分的结构,他的最快速度是2分钟,同学们,你们能破他的记录吗?
小明参加"全国爱眼日"知识问答时有道题目是填完《咏眼诗》,他得了满分,你能填得跟他一样准吗?
眼睛小小零件多,XX透明在最前,XX有孔可调节,XXX双凸能弹缩,固定作用XX体,感光刺激XX膜,营养遮光XX膜,保护眼球是X膜,心灵窗户神奇多,三要四不莫蹉跎。
小明去年的知识竞赛有道题不会,因此屈居二等奖。你们能帮他解惑吗?"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等的折射,最终落到上,形成一个物像。这个物像是像。(正/倒)
去年的全国爱眼日"知识问答"比赛,小明的同学小刚也参加了,他获得了一等奖,他的最后一道考题跟一副"找茬图"有关。(蜡烛透镜成像实验:A图凸透镜凸度小,白板上呈像;B图凸透镜凸度大,相同情况下白板不呈像)
小刚一等奖的奖品是一个胶卷照相机。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学了这一课,你知道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吗?
获一等奖的小刚虽然勤奋聪明,但由于用眼不当,在初三的时候检查出近视了。同学们,预防近视眼,你有什么妙招吗?
一个小故事情景片段,把教材中的孤立问题脉络化,一下子把抽象的问题生动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以主人公的姿态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融入到探究中,学习效果当然比较理想。课后,学生回忆本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回忆故事情境,解析了故事中的疑问,自然明了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4.3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迁移成某个生活现象或问题,变抽象为生动,进而包装成故事情境。如《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一节,"有机物和无机物"、"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化器"这些都是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很费力,如果把它们迁移成形象的生活现象,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这同样可以用故事情境来做到。如《小明的一天》:
小明一早起床,喝了瓶豆奶,他看见豆奶包装上写着:由大豆制成,富含蛋白质。喝完豆奶,他想起妈妈说今天吃饺子,于是他到厨房帮她准备饺子馅。他先切白菜,发现切着切着本来干燥的砧板上有许多水;接着,他又去洗猪肉,发现洗猪肉的水里慢慢漂浮起一层油。弄好馅料,他吃了个梨,发现梨好甜啊!突然闻到一股味道,打开窗户一看,是楼下的清洁阿姨在焚烧堆积的落叶。他发现,落叶可以燃烧,烧到一定时候都变成了灰烬,再也不能燃烧了。小明很好奇,豆类、白菜、猪肉等这些物体的细胞里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
关上窗户,帮妈妈弄好饺子的馅料后,小明开始洗海带煮海带汤。突然想起生物课上说过海带富含碘,那为什么海带长期浸泡在海水里,海带中的碘不会跑到海水中呢?海带细胞的什么结构控制了碘的进出?他于是上网查找资料,有了发现!
查完资料,他玩起爸爸送的生日礼物――太阳能小汽车,他发现好神奇,汽车在有强光的时候就能行走,没光的时候自然停下来,他想知道为什么它见光能自动行走。一个短短的故事,呈现了"有机物种类"、"物质进出""能量转换"等现象,这实际上是教材知识点的迁移,正因为有了这个故事背景,学生对进一步的教材剖析也就水到渠成。
5.关于故事教学的反思
在实践当中,笔者对于故事教学也有了点滴思考。故事教学本身只是千万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然而教无定法。因此教学不能拘泥于这单一的形式,在实际的运用中,也要控制好"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中心","生活即教育",所以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用故事来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故事课堂、趣味生物。只要用心,生物中处处有故事,故事中处处有生物。用心搭建起生物故事的平台,我们的生物教学会更有"故事",更加精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782.html上一篇: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下一篇:论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