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遵循匹配策略优先原则
所谓的匹配策略优先原则是指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不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第一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点进行充分的了解;第二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个人偏好、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匹配策略优先原则要求教学内容不仅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客观实情,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新颖性,在制定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合理设计教学分量和难度。
2.遵循动态性原则
分层教学是依据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来明确教学内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分层教学将“因地制宜”作为教学的指导理念,促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潜能。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教师,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结构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让教学对象始终处于动态环境中,达到分层递进的目标。比如说,在分层教学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实现低层学生向中层的过渡,中层学生向高层的过渡等。
3.遵循主体性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而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整个教学活动以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探究知识点,并在主动学习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由原来的“要我学”到后来的“我要学”,不仅是学习模式的改变,更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同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程安排要结合计算机自身的教学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探讨、实践,借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遵循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在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激发每个层次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各层次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刺激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采取激励措施,是为了在指出学习不足的同时帮助中等生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督促的作用;而对于优等生采取激励措施,是为了坚持严要求、高标准,促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严谨、细心,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这样一来教师的激励政策针对不同学生来讲有不同的作用,更加具体化。
二、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
1.学生分层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班级内部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确定分层级数,一般情况下,科学的分层级数通常是三层,可简单表示为A、B、C,分层之后,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负责组内的一些具体事务,如组织纪律或者讨论流程等等,这样一来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机会和交流空间,还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同时在组内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开始由学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目标分层
将目标分成基础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习任务和重难点,分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并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拔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通过分层训练和分层教学,使学生掌握应学会的知识点,并逐步完成层级过渡。
3.进行分层教学
主要是针对某一类学生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其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都是重要的学习形式,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应用,其重点就是根据不同层级展开教学活动,一方面避免影响到优等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确保后进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点,努力解决不同层次存在的个别问题。
4.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主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教师要及时了解教学成果,及时调查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学习中的重难点,并站在历时的角度,对学生的不同时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师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并得到有效反馈,以促使教师能够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分层教学的实践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