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质疑是学生在教师没有抛出问题之前,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自主地提出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追求目标。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注意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开学之初,笔者就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应做到“不提问不读书、读书必发问”的要求,就预习内容至少提出三个疑问,并以书面形式上交。现将班级大部分学生对《故乡》课文的质疑情况选择性地做如下整理:

  1.作者从回忆写起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闰土的愿望迫切,而“我”的愿望又茫远了?

  3.为什么鲁迅要阔别故乡二十余年?

  4.“我”回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

  5.文章写故乡为何要花大部分笔墨写闰土?

  6.闰土见到“我”之后为什么变得恭敬了?

  7.为什么“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8.小说为什么要写水生和宏儿这组人物关系?

  9.对闰土的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10.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朦胧”了?

  以上问题摘自学生的预习本且未做改动。这些问题表明,初三学生是有一定质疑能力的,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

  1.被动发问,为了质疑而质疑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问到底让学生已经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他们更习惯你问他答的模式,而不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也不会提问题,这使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更谈不上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笔者发现,每次批阅预习本,都有不少同学直接抄袭书后的探究练习题,或者在其语言组织上稍做更改。如“为什么‘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就是书后探究练习题中的一个问题。

  2.文本解读不到位,质疑偏向

  有部分同学对于文本总是囫囵吞枣,大体把握一下,根本不去细读文本,更谈不上去质赏品评了,所以有时提的问题偏离了文本。如“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朦胧’了?”此问题也表明该同学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脱离了文本。原文是这样的“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细读文本的同学就应该知道“我”一家离开故乡时已是晚上。第77小节“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以及第85小节“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明确地告诉我们,此时一切都在“朦胧”中。

  3.质疑无深度

  质疑是为了释疑,作为初三的学生质疑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不能像小学生那样简单地问一些答案已在文中写明的问题,如果是那样的质疑,就没有了思考的价值,达不到质疑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质疑是以促使学生思考为最终目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因此问题应具有诱导性。

  4.质疑倾向偏颇,重内容轻语言

  虽然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九年级学段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从同学们的质疑情况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对文章内容的质疑,而不善于发现和挖掘文本内的重要语句。

  5.不能预测重难点,无意识的质疑

  质疑应该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应该围绕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进行。当然这对学生来讲,要求有些高,他们不像教师有参考,因此教师可在学生预习时稍作提醒。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把握、主题的理解都是文章的重点、难点。而“为什么鲁迅要阔别故乡二十余年?”这样的问题则脱离了学习目标,毫无价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那么,现在的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值得肯定的是,还是有不少同学确实掌握了一些质疑方法,笔者让掌握了质疑方法的同学做了经验介绍,现整理如下:

  一、扣文题进行质疑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扣标题下的主问题的生成》,在平时教学中也始终围绕着标题进行主问题的设计,这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某同学提出质疑:课文《多收了三五斗》的题目“多收了三五斗”有何深层含义?该同学对课题的质疑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不再将问题简单地停留在对标题的肤浅理解之下。当然阅读之初,在没有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这样的质疑,如:谁多收了三五斗?多收了三五斗会怎么样?这样的质疑能够激发学生读文章的兴趣,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下,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可以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将自己的联想猜测与文本进行比较,从而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当然这是对未知文本的质疑,读了文本之后这些简单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不能再成为问题,而应该对文本有更深刻地挖掘。“多收了三五斗”有何深层含义?表明该生已经意识到文章确实写了旧毡帽朋友收成好,但是这却没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叶圣陶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是需要同学们去思考的。

  二、从文章局部质疑

  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也包括了在结构上比较特殊的语句,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和过渡语段等文章的局部出发,进行质疑。如进行《多收了三五斗》一课的预习时,最后一节说这件事是“平常而又平常的”,有的同学就注意到了作者的特殊用意。对文章局部的质疑会使文章整体的思路更加清晰,也利于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从课文重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如“为什么‘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怎么并不感到留恋呢?‘我’对故乡真的不留恋吗?为什么呢?”这样的质疑还是很有深度的,它引导出了文章的重点――故乡的变化,尤其是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

  四、从可疑处质疑

  质疑是积极探索的过程,它不仅仅对文本质疑,也可以对编者质疑。八年级的《核舟记》中“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里的“曾”作为副词来讲,是“竟然”的意思,注音为“zēng”。而苏教版九下《愚公移山》中有一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里的“曾”书下注解为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理解为“连……都……”但注音为céng。学生对这里“曾”的发音进行质疑,两处的发音有没有区别?经过同学们的讨论,从意思上分析这两处的发音是一致的,并通过查《古汉语词典》,一致确定两处的“曾”都发“zēng”。

  五、就考点进行质疑

  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学生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试。功利地说,学就是为了考。无论是什么文体的文章都是以“问”的形式出现,学生如果在平时熟悉这些问题的答题思路,那么在考试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作答了。如果仅利用考试来熟悉这些题型的话,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如果学生在平时就强化这方面的能力,那效果将会是显而易见的。而考点无非就是上文已经罗列出的对标题、语言、情感、结构、内容等关键信息的质疑,只是在问的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以上,笔者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的反馈分析了学生质疑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种方法,有些观点可能还未完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会在这方面加强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390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